柳永《八声甘州》翻译|原文|思想感情|赏析|评点

宋词鉴赏·《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注释】 ①潇潇:雨声,兼有雨势急骤之意。洗:洗出。柳永[木兰花·海棠]:“霏微雨罢残阳院,洗出都城新锦缎。” ②凄紧:凄寒之气紧紧逼人。关河:关口、河道。③红衰翠减:花落叶少。李商隐《赠荷花》:“翠减红衰愁杀人”。苒苒(ran染):同“冉冉”,渐渐。物华:岁时美好的风物。④渺邈(miao秒):遥远。难收:难于抑制之意。⑤何事:为什么。淹留:久留。⑥颙(yong喁)望:凝望。天际识归舟:语出谢眺《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⑦争:怎。恁:如此、这样。凝愁:忧愁结而不解。

【译文】 看那潇潇的暮雨飘洒向江天,一番洗涤,洗出了一片清秋。霜楚的秋风越吹越紧,寒气越是逼人,关口河道冷冷落落,残阳正斜照着高楼。到处都是红花谢翠叶黄落,岁时美好风物都渐渐歇休。只有那长江水,默默无言匆匆东流。不忍心登高临水远眺,若望见故乡是那样遥远,归还故乡的念头将会一发难收。可叹这几年以来的萍踪浪迹,到底为了什么事苦苦在他乡长留?遥想家乡的佳人,正在对江凝望,多少回,她误认了从天际驶来的船只是我的归舟。她怎么知道我,这时也身倚阑干,正如此地思念她、呆呆地发愁。

【集评】 宋·赵令畤:“东坡云:‘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声甘州〕之“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侯鲭录》卷七。《诗人玉屑》卷二十引《复斋漫录》、《能改斋漫录》卷十六作晁无咎语)。

明·杨慎:“《草堂诗余》不选此,而选其如‘愿奶奶兰心蕙性’之鄙俗,及‘以文会友’、‘寡信轻诺’之酸文,不知何见也。”(《词品》卷三)

清·刘体仁:“词有与古诗同妙者,如‘问甚时同赋,三十六陂秋色’,即灞岸之兴也。‘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即《敕勒》之歌也(下略)。”(《七颂堂词绎》)

清·田同之:“今人论词,动称辛、柳,不知稼轩词以‘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为最,过此则颓然放矣。耆卿词以‘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与‘杨柳岸、晓风残月’为佳,非是则淫以亵矣。此不可不辨”。(《西圃词说》)

清·陈廷焯:“炼字琢句,原属词中末技,然择言贵雅,亦不可不慎。古人词有竟体高妙,而一句小疵,致令通篇减色者。如柳耆卿‘对萧萧暮雨洒江天’一章,情景兼到,骨韵俱高;而有‘想佳人妆楼长望’之句,‘佳人妆楼’四字,连用俗极,亦不检点之过”(《白雨斋词话》卷五)。又:“情景兼到,骨韵俱高。无起伏之痕,有生动之趣。古今杰构,耆卿集中仅见之作。‘佳人妆楼’四字,连用俗极。择言贵雅,何不检点如是,致令白璧微瑕。”(《词则·大雅集》卷一)

近代·梁启超:“飞卿词:‘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此词境颇似之。”(梁令娴《艺蘅馆词选》乙卷引)

近代·刘毓盘:“右柳永《八声甘州》词。按:赵令畤《侯鲭录》曰:晁补之尝称其‘霜风’三语,不减唐人。世言柳词俗非也。”(《词史》第四章)

近代·俞陛云:“‘霜风’、‘残照’三句音节悲抗,如江天闻笛,古戍吹笳,东坡极称之,谓唐人佳处,不过如此。以其有提笔四顾之概,类太白之‘牛渚望月’,少陵之‘夔府清秋’也。”(《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现代·沈祖棻:“‘归’与‘凝’,是故意重复,作强烈对照的,与一般因取其流畅自然而不避重字的不同。”(《宋词赏析》)

加拿大·叶嘉莹:“如〔八声甘州〕诸作,其景物形象之开阔博大,与其声音气势之雄浑矫健,皆足以传达一种强大的感发之力,与唐人诗歌之以‘兴象’之特质取胜者颇为相近”。又:“如果就词之演进发展来看,则早期的文士们所写的,可以说大多只不过是闺阁园亭、伤离怨别的一种‘春女善怀’的情意而已;而柳永词中一些自抒情意的佳作,则写出了一种关河寥阔、羁旅落拓的‘秋士易感’的哀伤。”(《灵溪词说》)

日本·村上哲见:“这首词在结构上已经具有很大特色。即前后阕各四韵,而韵字之间的句读,大部分不过是呼吸上的句读而不是将叙述点断。从叙述的层次来说,大部分都保持着可以一口气读到押韵处的语气。总之,如前所述可,以说这是一首得心应手地运用不计句读而连绵排列的表现手法的作品。这首词之所以被称赞为名作,恐怕决不是同这一点毫无关系”(《唐五代北宋词研究》,杨铁婴译)

【总案】 此阕是《乐章集》中的名篇,写的也是羁旅行役之苦。暮雨、江天、霜风、关河、残照,一起景色就写得苍茫辽阔,高远雄浑,音节悲抗,接着又续之以衰红败绿,无语(即无情)江水,冷落凄凉之情已在其中。写景如此,堪称绝妙,如何不打动读者之心!“何事苦淹留”,自责甚深,因而想到佳人,进而为佳人设想,从对面写佳人妆楼望归。自已是年来难归,佳人是几回误识归舟,在已是实写,在佳人是虚笔,两面着墨,更见凄苦,即所谓“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的笔法。日人村上哲见以为此词在诵读音节方面也有其特色,实为有见。不过,这种特色实又同一韵之中领字的匠心选择运用有关,例如“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中的“对”字,以及下文的“渐”、“不忍”、“叹”、“想”等字,它们在各自的层次中就起了一气连贯、语意连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