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延巳《谒金门》翻译|原文|思想感情|赏析|评点

宋词鉴赏·《谒金门》

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注释】 ①乍起:初起。②挼(nuo挪):用手揉搓。这两句系倒装句法。③斗鸭阑干:古人用栏干圈养一些鸭,使之相斗以为戏。《三国志·吴书·陆逊传》:“时建昌侯虑於堂前作斗鸭栏。”又伶玄《赵飞燕外传》:“忆在江都时,阳华李姑畜斗鸭水池上。”后者虽系小说,但斗鸭风尚相传已久。搔头:古时妇女发饰,可用以搔头痒。玉搔头:玉簪。《西京杂记》卷二:“武帝过李夫人,就取玉簪搔头,自此后宫人搔头皆用玉。” 坠:垂下。在本词中形容斜露玉簪,仿佛欲落下。④鹊喜:《淮南子·汜论训》高注: “乾鹄,鹊也,人将有来客,忧喜之征则鸣。”《开元天宝遗事》:“时人之家闻鹊声皆以为喜兆,故谓灵鹊报喜。”俗传喜鹊是报喜信的。《西京杂记》卷三引陆贾对樊哙语:“乾鹊噪而行人至,蜘蛛集百事喜。”

【译文】 春风乍起,吹绉了平静的一池春水,荡起道道涟漪。她走在春意芳菲的小径里,洁白的手搓揉着红杏花蕊,悠闲地逗引鸳鸯为戏。

独自猗着斗鸭栏杆,头上的碧玉簪子斜垂。整日里思念你呵!你却全无消息,忽抬头,听到了鹊儿报喜。…… (王 洪译)

【集评】 宋·马令:“元宗乐府词云:‘小楼吹彻玉笙寒。’延巳有‘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之句,皆为警策。元宗尝戏延巳:‘吹绉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延巳曰: ‘未如陛下“小楼吹彻玉笙寒”。’元宗悦。”(《南唐书》卷二十一)

明·沈际飞:“起语与前词同一况味,闻鹊报喜,须知喜中还有疑在,无非望幸希宠之心,而语自清隽。”(《草堂诗馀正集》)

清·贺裳:“南唐主语冯延巳曰:“‘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何与卿事?’冯曰: ‘未若“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不可使闻于邻国。然细看词意,含蓄尚多。又云: ‘无凭谐鹊语,犹觉暂心宽’,韩偓语也。冯延巳去偓不多时,用其语曰: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虽窃其意,而语加蕴藉。”(《皱水轩词筌》)

近代·俞陛云:“‘风乍起’二句,破空而来,在有意无意间。如絮浮水,似沾非著,宜后主盛加称赏。此在南唐全盛时作。‘喜闻鹊报’,及‘为君起舞’句,殆有束带弹冠之庆,及效忠尽瘁之思也。”(《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总案】 《南唐书》记载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和延巳“戏谑”之事,词坛一直传为佳话。有的人认为是对南唐政务荒疏不满情绪之流露,所谓“言在此而意在彼也”,可备一说。倘若句句比附,必失之于牵强附会。此诗写闺情确实极妙,起首二句既是写风动波生涟漪,又巧妙地蕴含人物内心的不平静,恰切而又形象。这种象征手法给人以别开生面的特殊享受。春风乍起,春色诱人,春意盎然,春情滋扰,自必勾动思春愁绪,由景入情,景中寓情。熔铸一个“绉”字,把死水写活,化静景为动,尤其切合在封建礼教束缚下闺中少妇那典型的心态,诚然“诗眼”也。上片后二句和过片二句“闲引”、“手挼”、“斗鸭”、“独倚”一系列动作,看似闲逸,实则百无聊赖,苦闷无从排解。冠一“闲”字,把女主人的无所事事、无所用心和懒散愁闷、惆怅空虚情态活现出来。一“绉”一“闲”,展示闺中少妇心灵深处的细微变化,恰到好处。然后点明其原因是“终日望君君不至”,本已失望,但结句陡生波澜,忽闻灵鹊报喜,又萌生新的希望,真神来之笔。它以其纤细宛曲为人传诵、历久不衰。整首词层次井然、丝丝入扣,无论细节的刻画、情境的拓开,意境的渲染,都使人物更加典型、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