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满江红代王夫人作》翻译|原文|思想感情|赏析|评点

宋词鉴赏·《满江红 代王夫人作》

试问琵琶,胡沙外、怎生风色?最苦是姚黄一朵,移根仙阙。王母欢阑琼宴罢,仙人泪满金盘侧。行宫,半夜雨淋铃,声声歇。 彩云散,香尘灭;铜驼恨,那堪说。想男儿慷慨,嚼穿龈血。回首昭阳离落日,伤心铜雀迎秋月。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瓯缺。

【注释】 ①王夫人:即王清惠。参见前篇注①。②“试问”三句:用王昭君故事。《西京杂记·琴操》载:汉元帝以宫人王昭君和亲。昭君戎服乘马,提琵琶出塞。这里隐指王清惠等被掳北上的后妃宫人。杜甫《咏怀古迹》:“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胡沙:指少数民族居住的沙漠地区。怎生:怎样。“生”为语助词。③姚黄:牡丹中的名贵品种。喻王清惠。④“王母”句:用西王母瑶池美宴的古代传说,喻南宋宫庭中的欢意消歇。阑:(lan):残尽。仙人句:指铜仙落泪。见刘辰翁《兰陵王·丁丑感怀》注⑩。⑤“听行宫”三句:唐玄宗避乱入蜀,思念杨贵妃。在行宫内听到雨声和风吹檐铃声相应,即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其恨。这里写三宫被迫北上时,一路上的凄苦悲切。白居易《长恨歌》:“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⑥彩云散:白居易《简简吟》:“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香尘灭:杜牧《金谷园》:“繁华事散逐香尘。”这里皆指美好生活的毁灭。铜驼恨:《晋书·索靖传》:“靖有先识远量,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铜驼,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这里指国破家亡后的残破景象。⑦“想男儿”二句:唐张巡拒守睢阳,抗安禄山,“每战眦裂,嚼齿皆碎。”文天祥《正气歌》:“为张睢阳齿。”这里指抗击元兵、浴血奋战的将士们。⑧昭阳:汉宫殿名。这里指南宋宫殿。铜雀:即铜雀台,曹操所建。杜牧《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里代指元宫。⑨天家:指赵宋皇室。金瓯:喻国土。《梁书·侯景传》:“我国家犹若金瓯,无一伤缺。”

【译文】 请问北去的后妃宫人,胡天沙漠以外,是怎样的一番风色?最痛苦的是一朵姚黄花,连根迁移,离开了仙阙。王母的瑶池琼宴已经结束欢意歇。金铜仙人的泪水,落满了金盘。行宫里半夜时刻,听到雨声相和着风铃声,声声都令人肝肠断绝。

彩云消散,香尘灰灭。铜驼遗恨,哪里能尽情诉说?想起男儿们慷慨激昂,龈齿咬穿,满嘴流血。回首遥望,昭阳殿里西沉落日,暗自伤心,铜雀台上凄凉秋月。想我自身,要保守名节,决不愿像大宋皇室一样,落得个国土残缺。

【集评】 清·徐釚:“《女史》载王昭仪抵上都,恳请为女道士,号冲华。然则昭仪女冠之请,与丞相黄冠之志,先后合辙。‘从容圆缺,语,何必遽贬耶。”(《词苑丛谈》卷六)

【总案】 这首词也是模拟王清惠的身份、口气创作的,代其写出被掳北上时的处境和心意。从而传达自己的心志。通篇多用典故叙事、抒情,被驱北行的凄惨苦痛和社稷倾覆的悲愤怨恨,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结向突破了对一家一姓的愚忠,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含蓄指责赵宋皇帝、后妃们的卑躬屈膝、忍辱偷生。表现了巨大的历史事变,对正直、有骨气文人所形成的冲击波,使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摆脱了传统思想的牢笼。在当时尤其难能可贵。全词表达上虽然曲折委婉,避免直接说破,但是,喷涌的情感,挥洒的血泪,使全词浑然一体,主旨明了。其崇高的人格和顽强的斗志,也永远令人振奋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