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村三首(其一)·唐·杜甫》原文与赏析

唐·杜甫

峥嵘赤云西, 日脚下平地。

柴门鸟雀噪, 归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 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 生还偶然遂。

邻人满墙头, 感叹亦歔欷。

夜阑更秉烛, 相对如梦寐。

《羌村三首》是在肃宗至德二年(757)闰八月杜甫从凤翔回鄜州(今陕西富县)羌村探亲时所写,这里选的是第一首,诗中形象地再现了杜甫全家长期分离后重聚时惊喜交集的情况。

安史乱时,杜甫被困长安,至德二年,逃出长安,投奔凤翔肃宗处,做了个左拾遗,他和妻子久隔,“不知家在否”?非常担心家里“几人全性命”,急于回家探亲,但又未便立即开口,待到房琯被罢相,为疏救房琯,触怒肃宗,放回鄜州,倒使他得到了个探家的机会。此时此刻,杜甫急切又畏惧,喜悦又惊恐的心情,在这些诗里被集中而概括地表现出来了。

此诗可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在峥嵘万状、赤云满天、落日余霞的傍晚(日脚,指透过云缝照射下来的太阳光柱),杜甫,一个风尘朴朴的归客,在鸟雀喧噪声中突然归来了。第二层次写杜甫的出现在家门,使未卜生死的杜甫的妻子,陷入高度的惊奇和困惑之中。“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二句是全诗主脑。太意外了,所以是“惊定还拭泪”,真是百感交集,而且这是带着眼泪写出的“喜”。王嗣奭在《杜臆》中说:“盍此时盗贼刀横,乘舆未回,人人不保,直至两相见面,而后知尚存,此乱世实情也。”诗的第三层次写杜甫的还家,引起邻居哄动,很多人前来观看,在围观者的感叹歔欷声中,表示了多少惊奇、同情、关怀,甚至是对战乱带给人民苦难的义愤。而“夜阑更秉烛”,这一“更”字用得很妙,加重了语气,写出了在偶然生还之后,长期的疑虑、耽忧未释,以至深夜再次举烛互相端详,竟象还是在梦中一样。寥寥数语,写出了特定时间、特定环境、特定人物的心理状态,真是神之极致。王慎中说三首中“第一首尤绝,一字一句,镂出肺肠,才人莫知措手,跃然目前,又若寻常人所欲道者。”此是杜甫本色,看似寻常又不寻常,蕴藉含蓄,言简意赅,发人深思。后来的诗人往往仿效,如司空图诗“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陈后山诗“了知不是梦,忽忽心未稳”。从中都可找到杜诗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