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天晓角·宋·蒋捷》原文与赏析

宋·蒋捷

人影窗纱,是谁来折花?折则从他折去,知折去,向谁家?

檐牙,枝最佳。折时高折些。说与折花人道:须插向,鬓边斜。

别人在你的园里折枝花,摘个果儿,大概是不算偷的。尤其是顽皮的儿童和天真的姑娘,人们对他们不仅不会责怪,反而会以欣赏的态度闲眼旁观。请看辛弃疾《清平乐》: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看到“玉人和月摘梅花”,“笑撚粉香归洞户”(贺铸词),人们也会欣赏这幅图画。蒋捷的这首《霜天晓角》,也是写的这个意思:

绰约人影,映上窗纱,姗姗可爱,这不是绝妙的尺幅小景吗?大概主人听到花枝折断的声音了,“这是谁来折花呢?”主人在问自己。听这温和的口气,已经原谅了窗外的折花人了。果然,接着又说:“折就让她折去吧,这是谁家的姑娘呀?”这是第二次问了。

谁家的姑娘,主人倒也不去管她了,索性在“静处闲看”起来。不仅不怪她折花,反而越发慷慨,希望她能折到最好的花。一面在窗内暗自观赏,一面自言自语地说:“靠檐边,那枝花最好,……手再伸高些!”看窗外的人终于摘到了满意的花,主人还想告诉她:该把花斜斜地插在鬓边,这样打扮才好看呢!

这首小词写得十分有趣。窗外人的动作,窗内人的心理,全用主人的自言自语写出,口气亲切,十分传神。摘花人庆幸无人发现自己,能够有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花;主人庆幸没有惊动窗外的人,能够自得其乐地欣赏映在窗纱上的这幅美人摘花图。据说画家喜欢躲起来观察未被惊动的禽鸟,大概也是这个意思。所以苏东坡称赞陈直躬画雁说:“野雁见人时,未起意先改。君从何处看?得此无人态。”蒋捷的小词,深得此中乐趣。

而我们读者,是从第三人的角度看,所得更多。既欣赏了窗外人采花的姿影,又欣赏了窗内人窥看的神态。一个在偷偷地采,一个在偷偷地看,这两者都使我们觉得妙趣横生。

这首词不仅写法新颖,语言也清新秀逸,恰好表现生活的剪影。笔触轻松自然,读来如象看一幅随意走笔的淡彩小品,耐人寻味。反反复复用了七个“折”字,如听絮语,富有情趣。蒋捷的作品是颇有特色的,清人陈廷焯的《白雨斋词话》让他屈居南宋词人之末,列于陈允平辈之下,说“竹山虽不论可也”,这很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