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文《南阳公集序》原文|翻译|赏析

昔者龙蹲东鲁,陈礼乐而救苍生〔2〕;虎据西秦,焚诗书以愚黔首〔3〕。通其变,参天二地谓之神〔4〕;合其机,一阴一阳谓之圣〔5〕。是以楚汉方斗,萧曹绛灌负长剑于此时〔6〕;袁曹已平,徐陈应刘弄柔翰于当代〔7〕。圣人方士之行,亦各异时而并宜〔8〕;讴歌玉帛之书,何必同条而共贯〔9〕?文质再而复,殷周之损益足徵〔10〕;骊翰三而改,虞夏之兴亡可及〔11〕。美哉焕乎,斯文之功大矣!

自获麟绝笔,一千三四百年〔12〕,游夏之门,时有荀卿、孟子〔13〕;而宋之后,直至贾谊、相如〔14〕。两班叙事,得丘明之风骨〔15〕;二陆裁诗,含公干之奇伟〔16〕。邺中新体,共许音韵天成〔17〕;江左诸人,咸好环姿艳发〔18〕。精博爽丽,颜延之急病于江鲍之间〔19〕;疏散风流,谢宣城缓步于何刘之上〔20〕。北方重浊,独卢黄门往往高飞〔21〕;南国轻清,惟庾中丞时时不坠〔22〕

嗟乎!古今之士,递相毁誉,至有操我戈矛,启其墨守〔23〕。三都既丽,徵夏熟于上林〔24〕;九辩已高,责春歌于下里〔25〕。踳之论,纷然遂多。近日刘勰文心,钟嵘诗评,异议风起,高谈不息〔26〕。人惭西氏,空论拾翠之容〔27〕;质谢南金,徒辩荆蓬之妙〔28〕。拔十得五,虽曰肩随〔29〕;闻一知二,犹为臆说〔30〕。佥曰未可,人称屡中。化鲁成鱼,曷云其远〔31〕!

非夫妙谐钟律,体会风骚〔32〕,笔有馀妍,思无停趣〔33〕。作龟作镜,听歌曲而知亡〔34〕;为龙为光,观礼容而识大〔35〕。齐鲁一变之道〔36〕,唐虞百代之文〔37〕,悬日月于胸怀,挫风云于毫翰〔38〕。含今古之制,扣宫徵之声〔39〕,细则出入无间,粗则弥纶区宇〔40〕。逶迤绰约,如玉女之千娇;突兀峥嵘,似灵龟之孤朴〔41〕。乘槎上汉,谁问坳塘之浅深〔42〕;荷戟入榛〔43〕,宁议长安之远近〔44〕。是非未定,曹子建皓首为期〔45〕;离合俱伤,陆平原终身流恨〔46〕。超然若此,适可操刀〔47〕;自兹已降,徒劳举斧〔48〕。八病爰起,沈隐侯永作拘囚〔49〕;四声未分,梁武帝长为聋俗〔50〕。后生莫晓,更恨文律烦苛〔51〕;知音者稀,常恐词林交丧。雅颂不作,则后死者焉得而闻乎〔52〕!

贞观中年,太宗外厌兵革,垂衣裳于万国,舞干戚于两阶〔53〕,留思政途,内兴文事。虞李岑许之俦以文章进,王魏来褚之辈以材术显〔54〕。咸能起自布衣,蔚为卿相,雍容侍从,朝夕献纳〔55〕。我之得人,于斯为盛。虞博通万句,对问不休;李长于五言,下笔无滞〔56〕。岑君论诘亹亹,听者忘废〔57〕;许生奏章翩翩,谈之未易〔58〕。王侍中政事精密,明达旧章〔59〕;魏太师直气鲠词,兼包古义〔60〕。褚河南风标特峻,早锵声于册府〔61〕。变风变雅,立体不拘于一途〔62〕;既博既精,为学遍游于百氏〔63〕

自豸冠指佞,鸡树登贤〔64〕,内掌机密,外修国史〔65〕。晨趋有暇,持彩笔于瑶轩〔66〕,夕拜多闲,弄雕章于琴席。含毫顾盼,汉家之城阙风烟〔67〕;逸韵纵横,秦地之林泉鱼鸟。黄山羽猎,几奏琼篇〔68〕,汾水楼船,参闻宝思〔69〕。南津吊屈,去逐苍梧之云〔70〕;西路悲昂,来挽葱岩之雪〔71〕。江湖廊庙,造次不忒其仪〔72〕;沙塞朝廷,颠沛必归于汉〔73〕。是使名流俱至,兔翰阗门〔74〕;爱客相寻,鸡谈满席。嘤嘤好鸟〔75〕,花欲白兮柳将菲;游鱼,莲将红兮可望〔76〕。绿樽恒湛,斋阁临霞;绮札逾新,园亭坐月〔77〕。凡所著述,千有馀篇;今之刊写,成三十卷〔78〕

余早游西镐,及周史之阙文〔79〕;晚卧东山,忆汉庭之遗事。平津候之宾馆,马厩萧条〔80〕;李司隶之仙舟,龙门荒毁〔81〕。交交黄鸟,集于栩兮集于桑〔82〕;营营青蝇,止于藩兮止于棘〔83〕。九原可作,松有隧兮兔有埏〔84〕;三湘不追,川无梁兮鸟无径〔85〕。辍斤之恸,何独庄周〔86〕;闻笛而悲,宁惟何秀〔87〕!徒勤观海,未知渤瀚之倪〔88〕;永好谈天,莫究氤氲之数〔89〕。逐抽短翰,为之序云。

【注 释】

〔1〕南阳公,即来济(610~662),扬州江都(今江苏扬州)人。举进士,贞观末仕至中书舍人。高宗永徽四年(653)为同中书门下三品,六年迁中书令,显庆元年(656)进爵南阳侯。曾以阻立武后,被许敬宗诬奏,贬为台州刺史。龙朔二年(662)死于战阵。两唐书皆有传。据文末“晚卧东山”句,此序似作于卧病东龙门山时。

〔2〕龙蹲:指孔子。《春秋演孔图》:“孔子坐如蹲龙,立如牵牛。” 陈礼乐:谓孔子欲以礼乐挽救衰世之风。《韩诗外传》卷五:“于是周室微,王政……礼乐崩坏,人伦不理。于是孔子自东自西,自南自北,匐匍救之。”

〔3〕虎:指秦国。 焚诗书:贾谊《过秦论》:秦“于是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李善注引《史记》李斯曰:“请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之言者,诣守尉杂烧之。”

〔4〕“通其便”二句:《易·说卦》:“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韩康伯注:“参,奇也;两,耦也。”孔疏:“取寄数于天,取偶数于地,而立七、八、九、六之数。”此谓蓍数。“用蓍得数,而布以为卦,故以七、八、九、六当之。七、九为奇,天数也;六、八为偶,地数也。”

〔5〕“合其机”二句:《易·系辞》上:“一阴一阳谓之道。”孔疏:“一谓无也。无阴无阳乃谓之道。一得为无者,无是虚,无虚无是大虚不可分别,惟一而已。……以数言之谓之一,以体言之谓之无,以物得开通谓之道,以微妙不测谓之神,以应机变化谓之《易》。”以上所说的阴阳,既对立,又统一。作《易》者能察此奥妙,故谓其与阴阳“合机”,故谓“圣”。

〔6〕“是以”二句:楚、汉、项羽、刘邦所建政权。 萧曹绛灌:指萧何、曹参、周勃(封绛侯)、灌婴,均为汉朝开国功臣。

〔7〕“袁曹”二句:谓曹操已平定袁绍,文人方能以文才显身于时,《三国志·魏武帝纪》:汉献帝建安六年(201)夏四月,曹操击破袁绍军;次年夏季五月袁绍死。 徐陈应刘:指徐干、陈琳、应玚、刘桢,均为“建安七子”的著名作家。

〔8〕圣人方士:泛指盛德才术之士。 异时并宜:扬雄《羽猎赋》:“并以各时而得宜,奚必同条而并贯?”

〔9〕玉帛:指代礼书。 同条共贯:指相同。条、贯皆穿物之绳。

〔10〕文质:《白虎通》卷七引《三正纪》:“文质再而复。”《礼记·檀弓》上孔疏:“文质再而复者,文质法天地,质法天,文法地。”因天地为二,故曰“再而复”,言循环也。 殷周:殷周与下文虞夏互文,指夏、商、周三代。 损益:《论语·为政》:“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有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以上言三代文质各不相同。

〔11〕骊翰:《礼记·檀弓》上:“夏后氏尚黑,大事用昏,戒事乘骊,牡其玄。殷人尚白,大事用日中,戒事乘船,牡用白。周人尚赤,大事用日出,戒事乘,牡用骍。”郑玄注:“骊,马黑色;翰,白色马也。”孔颖达疏:“此一节论三代正朔所尚色不同。夏尚黑,殷尚白,周尚赤,此之谓三统。……《三正纪》云:正朔三而改,文质再而复。” 改,原作“始”。《全唐文》作“改”,今据改。 虞夏:与前句“殷周”互文,谓三代正朔,可观国家兴亡与文质盛衰。 《礼记·表纪》:“子曰:‘虞夏之道,寡怨于民,殷周之道,不胜其敝。’子曰:‘虞夏之质,殷周之文,至矣。虞夏之文,不胜其质;殷周之质,不胜其文。’子言之曰:后世虽有作者,虞帝弗可及也已矣。”

〔12〕“一千”句:按自孔子绝笔至唐高宗时代,仅一千一百余年,此言“一千三四百年”,不确。

〔13〕游夏:子游、子夏。《论语·先进》:“文学:子游、子夏。”

〔14〕“屈宋”二句:谓贾谊、司马相如继屈原、宋玉而作辞赋。扬雄《法言·吾子》:“如孔氏之门用赋,则贾谊升堂,相如入室矣。”又《汉书·叙传》下:谓司马相如“蔚为辞宗,赋颂之首”。

〔15〕两班:指班彪、班固父子。《后汉书·班彪列传》:班彪作《史记后传》数十篇,“固以彪所继前史未详,乃潜精研思,欲就其业。”终成汉书百篇。 丘明:即左丘明,传为《左传》作者。

〔16〕二陆:指陆机,陆云。《晋书·陆云传》:少与兄弟齐名,号曰二陆。 公幹:建安作家刘桢字公幹。《诗品》卷上谓其诗“源出于《古诗》,仗气爱奇,动多振绝。真骨凌霜,高风跨俗。”按:《诗品》说陆机“气少于刘桢”。卢照邻批评陆机的拟乐府诗,对其评价则高于钟嵘。

〔17〕邺:指魏。魏曾都邺,故称。 新体:《文心雕龙·明诗》谓建安诗人“慷慨以仕气,磊落以使才。造怀指事,不求纤密之巧;驱辞逐貌,唯取昭晰之能:此其所同也。”此即所谓“新体”,又称“建安体”。又《宋书·谢灵运传论》谓其“以情纬文,以文补质……以气质为体,”义同。 音韵天成:《宋书·谢灵运传论》:“高言妙句,音韵天成。”

〔18〕“江左”二句:裴子野《雕虫论》:“爰及江左,称彼颜谢,箴鞶帨,无取堂庙。”又《隋书·文学传序》:“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清绮则文过其意。”

〔19〕颜延之:《南史·颜延之传》:“延之尝问鲍照己与谢灵运优劣。照曰:‘谢公诗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君诗如铺锦列,亦雕缋满眼。” 江:江淹;为与下句对文而及之。 鲍:鲍照。

〔20〕谢宣城:谢朓。《南齐书·谢朓传》:谢朓字玄晖。尝出为宣城太守,故称。《诗品》评其诗:“奇章秀句,往往警遒。” 何刘:指何逊、刘孝绰。《梁书·何逊传》:“初,逊文章与刘孝绰并见重于世,世谓之何、刘。”《颜氏家训·文章篇》:“何逊诗实为轻巧,多形似之言。 ……论者恨其每病苦辛,饶贪寒气,不及刘孝绰之雍容也。……刘孝绰当时即有重名,无所与让,惟服谢朓,常以谢诗置几案间,动静辄讽味。”

〔21〕北方:指北朝。 重浊:指文风质朴少文。《隋书·文学传序》:“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 卢黄门:指卢思道。思道仕北齐,尝为给事黄门侍郎,故称。 高飞:指其独具文彩,颇有成就。张说《齐黄门侍郎卢思道碑》:“北齐有温(子升)、邢(邵)、卢思道、薛道衡,皆应世翰林之秀者也。吟咏情性,纪述事业,润色王道,发挥圣门,天下之人谓之文伯。”

〔22〕南国:指南朝。 庾中丞:庾信。《北史·庾信传》:“梁元帝承制,除御史中丞。”《周书·王褒庾信传论》:北周时,惟王褒、庾信,奇才秀出,牢笼一代。”杨慎《升庵诗话》:“庾信之时,为梁之冠绝,启唐之先鞭。”

〔23〕“至有”二句:《后汉书·郑玄传》:“任城何休好公羊学,遂著《公羊墨守》、《左氏膏肓》、《穀梁废疾》;玄乃发《墨守》,《膏肓》,起《废疾》。休见而叹曰:‘康成(郑玄字)入吾室,操吾戈,以伐我乎!’”

〔24〕三都:即《三都赋》,左思作。 上林:即司马相如《上林赋》。左思《三都赋序》曰:“然相如赋《上林》,而引庐橘夏热;扬雄赋《甘泉》,而陈玉树青葱。……假称珍怪,以为润色。若斯之类,匪啻于兹。考之果木,则生非其壤,校之神物,则土非其所。于辞则易为藻饰,于义则虚而无征。”刘逵注谓“庐橘等,皆非西京之所有也。”

〔25〕九辩:宋玉作。 春歌:指阳春白雪。 下里:指里巷百姓。宋玉对楚王问:“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有其遗行与,何士民庶众不誉之盛也?’宋玉对曰:‘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人属而和之者数千人,其为《阳春薤露》,国人和之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人属而和之者数十人。……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26〕“近日”四句:文心:即刘勰著之《文心雕龙》。 诗评:即钟嵘作之《诗品》。

〔27〕西氏:指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言东家,则宋玉在西,故云‘西怜玉’也”又李商隐《上河东公启》:“窥西家之宋玉。” 翠容:指东邻之女。《登徒子好色赋》:东家之子,“媚如翠羽,肌如白雪。”

〔28〕南金:《诗经·泮水》:“大辂南金。”毛传:“南谓荆扬也。”郑笺:“荆扬之州,贡金三品。”后以“南金”比输南方俊才。 徒辩:言宋玉为己辩解,反诬登徒子好色。 荆蓬:荆叙蓬头,代指登徒子之妻。《登徒子好色赋》:“登徒子则不然。其妻蓬头耳,辱历齿……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

〔29〕“拔十”二句:《文选·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拔十得五,尚曰比肩。”李善注引习凿齿《襄阳耆旧传记》:“庞统为郡功曹,性好人伦,每所称述,多过其中,时人怪问之,统曰:‘……今拔十失五,犹得其半,而可以崇迈世教,使有志者自厉。’”又引《战国策》:“淳于髠一日而见七人,宣王曰:“寡人闻千里一士,是比肩而至也。今子一朝而见七人,不亦众乎!”

〔30〕闻一知二:《论语·公冶长》:“子谓子产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何敢望回也?回闻一以知十,赐闻一以知二。’”

〔31〕化鲁:《抱朴子·遐览》引故颜曰:“书三写,鱼成虎。”

〔32〕非夫:谓诗文韵当与钟律谐和。钟律,指五声。《汉书·律历志》上:“声者,宫、商、角、徵、羽也。……五声之本,生于黄钟之律。” 风骚:《诗经·国风》与《离骚》。《文选》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源其(指诗赋)飚流所始,莫不同祖《风》《骚》。”李善注引《续晋阳秋》:“皆体则《风》《骚》。”

〔33〕“笔有”二句:妍,原作“研”,据《英华》、《全唐文》改。鲍照《舞鹤赋》:“态有遗言,貌无停趣。”

〔34〕作龟:郑玄《诗谱序》:“吉之所由,忧娱之萌渐,照照在斯,足作后王之鉴。”又《隋书·王澹传》:“此即前代之茂,实后人之龟镜也。” 听歌:《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季札来聘,请观于周乐,为之歌《郑》,曰:“美哉!其细已甚,民弗堪也,是其先亡乎!” 《毛诗序》:“乱世之音乱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35〕为龙:《诗经·蓼萧》:“既见君子,为龙为光。”龙,宠也。郑笺:“为宠为光,言天子思光辉,被及己也。” 观礼:《论语·泰伯》:“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文章,何晏《集解》谓“立文垂志,”指礼仪制度。

〔36〕齐鲁:《论语·雍也》:“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何晏注解引鲍咸曰:“言齐鲁有太公、周公之余化。太公大贤,周公圣人,今之政教虽衰,若有明君兴之,齐可使如鲁,鲁可使大道行于时。”

〔37〕百代之文:陆机《文赋》:“收百代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 齐鲁:《论语·雍也》:“子曰:‘齐有一变,至于鲁;鲁有一变,至于道。”

〔38〕悬日月:萧统《文选序》:“若夫姬公之籍,孔父之书,与日月俱悬,鬼神争奥,孝敬之准式,人伦之师友。” 挫风云:《文心雕龙·神思》:“眉睫之间。卷舒风云之色。”庾信《谢滕王集序启》:“譬其毫翰,则风云争飞。”

〔39〕含今古:《颜氏家训·文章篇》:“宜以告之体裁为本,今之辞调为末,并须两存,不可偏弃也。” 叩宫征:谓诗文应有音韵之美。 宫征,指“宫商角征羽”五声。 陆机《文赋》:“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其相宜。

〔40〕细则:扬雄《解嘲》:“大者含元气,细者入无间。” 弥纶:包罗。《易·系辞》上:“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孔疏:“弥谓弥缝相合,纶谓经纶牵引。” 区宇:张衡《东京赋》:“区宇又宁。”比喻博大。

〔41〕灵龟:《尔雅·释鱼》:“一曰神龟,一曰灵龟。”郭璞注:“涪陵郡出大龟,甲可以卜,缘中文似蝳蝐,俗呼为灵龟。”

〔42〕乘槎:见前注。 坳塘:同“坳堂”:《庄子·逍遥游》:“覆杯水于坳塘之上,而芥为之舟。”

〔43〕入榛:《太平御览》卷385引《刘向别传》:“扬信字子乌。(扬)雄第二子。幼而聪慧,推算《玄经》不会,子乌令作九数而得之。雄又拟《易》‘羊触藩’,弥日不就,子乌曰:大人何不云‘荷戟入榛’?”

〔44〕长安之远近:《世说新语·风惠》:“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从未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百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易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以上二句言,作者当聪慧深思如扬信,晋明帝则不足道。

〔45〕是非: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则“未定”指年未老。 曹子建:曹植字子建,《与杨德祖书》曰:“昔吾志未果,吾道不行,则将采庶官之实录,辩时俗之得失,定仁义之衷,成一家之言。虽未能藏之于名山,将以传之于同好。非要之皓首,岂今日之论乎?”

〔46〕离:此处指删去与义不相称之辞;合:指辞害义而不善去取。 陆平原:“原”作“叔”。按陆机入晋,曾为平原内史,世称陆平原,无平叔之称,排行亦非第三,“叔”字当误,今改。陆机《文赋》:“或辞害而理比或言顺而义妨。离之则双美,合之则两伤。”又曰:“恒遗恨以终篇,岂怀盈而自足。”

〔47〕操刀:此处指作文。《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入未能操刀而不使割,其伤实多。”

〔48〕举斧:亦喻作文,谓非其人,难以与之论为文之道。《庄子·徐无鬼》:“郢人堊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斲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斲之,尽堊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斲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49〕八病:指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伤纽、正纽,作诗当避之。 沈隐侯:沈约卒谥“隐”,故称。沈约在《宋书·谢灵运传论》中,述及声律理论。钟嵘《诗品序》:“王元长(融)创其首(按指四声论),谢朓、沈约扬其波。……于是士流景慕,务为精密,襞秋细微,专相陵架,故使文多拘忌,伤其真美。”

〔50〕“四声”二句:四声,指平、上、去、入。《文镜秘府论四声论》:“(刘善)经数闻江表人士说,萧衍(即武帝)不知四声,尝从容谓中领军朱异曰:‘何者各为四声?’异答曰:‘天子万福即是四声。’衍谓异:‘天子寿考岂不是四声也?’以萧主之博洽通识,而竟不能辨之!时人咸美朱异之能言,叹萧主之不悟。”

〔51〕文律:指“永明体”之声律。《南齐书·陆厥传》:“汝南周颙善识声韵,(沈)约等文皆用宫商,以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

〔52〕“则死者”句:《论语·子罕》:“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

〔53〕舞干戚:《尚书·大禹谟》:“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伪孔传:“干,楯;羽,翳也。皆舞者所执。修阐文教,舞文舞于宾主阶间,抑武事。” 戚,斧:《礼记·乐记》:“执其干戚,习其俯抑诎伸,容豹得庄焉。”

〔54〕虞李岑许:指虞世南、李百药、岑文本、许敬宗。四人均以文词著名于世。 王魏来褚:指王珪、魏徵、来济、褚遂良。四人皆因长于政事而闻名。

〔55〕“雍容”二句:班固《两都赋序》:故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雍容揄扬,著于后嗣,抑亦《雅》、《颂》之亚也。”

〔56〕“虞博通”四句:《旧唐书·虞世南传》:太宗即位,转著作郎,兼弘文馆学士。贞观七年(633),转秘书监,赐爵永兴县子。“太宗重其博识,每机务之隙,引之议论,共观经史。……每论及古先帝王为政得失,必有规讽,多所补益。” 李长:《旧唐书·李百药传》:“百药藻思沈郁,尤长于五言诗,虽樵童牧竖,并皆吟讽。”

〔57〕岑君:《旧唐书·岑文本传》:文本于太宗时,官至中书令,“善谈论,善属文”。《晋书·裴楷传》:“楷善宣吐,左右瞻目,听者忘疲。” 《诗品》上:《晋黄门侍郎张协》:“词旨葱蒨,音韵铿锵,使人味之,亹亹不倦。”

〔58〕许生:《旧唐书·许敬宗传》:敬宗善属文,太宗破辽,“敬宗立于马前受旨草诏书,词彩甚丽,深见嗟赏。” 翩翩:指词气飞动。曹植《与吴质书》:“元瑜书记翩翩,致足乐也。”

〔59〕王侍中:《旧唐书·王珪传》:贞观二年(628),王珪代高士廉为侍中,与房玄龄等同知国政,自谓能“激浊扬清,嫉恶好善。”太宗称其识鉴精通,复善谈论。

〔60〕魏太师:《旧唐书·魏徵传》:贞观十六年(642),“拜太子太师,知门下省事如故。”魏徵“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徵尝奏引学者校正四部书,修前代史,徵“受诏总加撰定,多所损益,务存简正。” 兼包古义:《全唐文》有“来”字,注:“阙十二字。”按上文既言“王魏来褚”,依骈文对应规律,当阙处当述来济,《全唐文》注是。

〔61〕褚可南:《旧唐书·褚可南传》:贞观时,遂良由侍书迁谏议大夫,兼知起居事。寻授太子宾客,拜黄门侍郎,参综朝政。后官至中书令。高宗即位,赐爵河南县公。遂良博涉文史,尤工隶书。“太宗尝出御府金帛,购求王羲之书迹,天下争赍古书诣阙以献,当时莫能辨其真伪,遂良备论所出,一无舛误。” 册府:指唐太宗藏书处。

〔62〕变风:《毛诗序》:“至于王道衰,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郑玄《诗谱序》:“孔子录懿王、夷王时诗,讫于陈灵公淫乱之事,谓之变《风》变《雅》。”后世文人所作,亦称变《风》变《雅》,谓为《风》、《雅》之亚也。 立体:谓虞世南等人备善各体。曹丕《典论·论文》:“文非一体。”又曰:文体不同,“故能之者偏也;惟通才能备其体。”

〔63〕百氏:《文心雕龙·史传》:“原夫载籍之作也,必贯乎百氏,备之千载。”

〔64〕豸冠:司马彪《后汉书·舆服志》下:“法冠,一曰桂后。高五寸,以为展,铁桂卷,执法者服之,侍御史,廷尉正监平也。或谓之獬豸冠。獬豸神羊,能别曲直,楚王常获之,故以为冠。东汉杨孚《异物志》:“北荒之中,有兽名獬豸,一角,性别曲直。见人斗,触不直者;闻人争,咋不正者。”此句谓来济为御史。按:来济任御史,各家未载,当在唐太宗时,或以其时官职低微,不足称也。 鸡树:《初学记》卷十一引郭颁《魏晋世语》:“刘放、孙资共典枢要,夏侯献、曹肇心内不平。殿中有鸡树,二人相谓:此亦久矣,其能复几。所谓中书监刘放、中书令孙资。”此处指代中书省。

〔65〕内掌机密:《旧唐书》本传:贞观十八年(644),来济为太子司议郎,兼崇文馆直学士,“寻进中书舍人”。唐中书省掌机密,故云。修国史:《旧唐书·来济传》:高宗永徽二年(651),“拜中书郎,兼弘文馆学士,监修国史。”

〔66〕彩笔:指五色笔。《南史·江淹传》:“又尝宿于野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江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

〔67〕含毫:陆机《文赋》:“或含毫而邈然。”李善注:“毫,调笔毫也。” 汉家:指唐。 城阙:指长安。 唐初多都城诗。太宗有《帝京篇》十首,群臣每仿之。

〔68〕黄山羽猎:扬雄《羽猎赋》:“孝成帝时羽猎,雄从。”因下有“武帝广开上林……山绕黄山,滨渭而东”句,故称。羽猎,李善引服虔注:“负羽也。”即负羽箭侍从皇帝守猎。 黄山,李善注引《汉书》:“槐里有黄山之宫。”

〔69〕汾水楼船:汉武帝幸河东,自作《秋风辞》。因《秋风辞》有:“泛楼船兮济汾水,横中流兮扬素波”句,故云。

〔70〕南津:南方津度,指湘江。 吊屈:贾谊《吊屈原赋》:“造托湘江兮,敬吊先生。” 苍梧:即九嶷山,相传为舜葬地。谢朓《新亭渚别苍零陵诗》:“云去苍梧野。”《旧唐书·来济传》:永徽二年(651),“又兼太子詹事。寻而许敬宗等奏济与褚遂良朋党构扇,左授台州刺史。”《元和郡县志》卷26《江南道台州》:“武德四年(621)讨平李子通,于临海县置海州,五年改海州为台州,盖因天台山为名。”

〔71〕西路:西行之路。指徙庭州。《旧唐书·来济传》:“永徽五年(654),徙庭州刺史。” 昂:“昂”与前句“屈”相对应,当为人名,未详。 葱岩:即葱岭。《水经·河水注》引《西河旧事》:“葱岭在敦煌西八千里,其山高大,上生葱,故曰葱岭也。此处泛指庭州诸山。

〔72〕江湖:指在野;廊庙:谓在朝。

〔73〕颠沛:《论语·里仁》:“颠沛必于是。”集解引马融曰:“颠沛,偃仆。”

〔74〕嘤嘤:鸟鸣声。

〔75〕鸡谈:《艺文类聚·鸟部》引《幽明录》:“晋兖州刺史沛国宋处宗,尝买得一长鸣鸡,爱养甚至,恒笼著南窗间,与处宗谈论,极有言智,终日不辍,处宗因此言巧大进。”

〔76〕:当依《说文》作“潎”。潘岳《秋兴赋》:“玩游儵之潎潎”。李善注:“潎潎,游貌也。”

〔77〕札:古代书写小木片,代指纸。绮札,犹“华笺”。

〔78〕三十卷:《旧唐书·来济传》:“有文集三十卷,行于代(世)。”久已佚。

〔79〕西镐:西周国都。武王灭商,自酆徙都镐,谓之“宗周”,又称西都,故曰“西镐”。地在今西安市西南。此处代指长安。 及周史:《论语·卫灵公》: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此处指代作者早年曾任秘书省事。

〔80〕“晚卧”四句:汉庭:指唐朝廷。 平津侯:指公孙弘。《汉书·公孙弘传》:“弘于汉武帝元朔中,代薛泽为丞相,封平津侯,“于是起客馆,开东阁以延贤人,与参谋议。” 马厩:马棚。《汉书·公孙弘传》:公孙弘死后,继为丞相者,“自(李)蔡至(石)庆,丞相府客馆丘虚而已;至(公孙)贺、(刘)屈时,坏以为马厩车库奴婢室矣。”颜注:“丘虚”曰:“言不能进贤,故不缮修其室屋也。”

〔81〕李司隶:指李膺。《汉书·李膺传》:“膺独特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容接者,名为登龙门。”

〔82〕交交:《诗经·秦风·黄鸟》:“交交黄鸟止于棘。”毛传:“交交”,小貌。 集于栩:《诗经·小雅·黄鸟》:“黄鸟黄鸟,无集于桑。”“黄鸟黄鸟,无集于栩。”栩,本名,即柞树。按:《小雅·黄鸟》诗序:“黄鸟,刺宣王也。”郑笺:“刺其以阴礼教亲而不至,联兄弟之不固。”来济遭贬,乃为谏阻高宗立武则天为后所致,故此引黄鸟以刺。

〔83〕“营营”二句:《诗经·小雅·青蝇》:“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营营青蝇,止于棘。谗人罔极,交乱四国。”毛传:“营营,往来貌。樊,藩也。”按青蝇诗序:“青蝇,大夫刺幽王也。”郑笺:“蝇之为虫,汙白使黑,汙黑使白,喻佞变乱善恶也。言止于藩,欲外之令远物也。”来济被贬台州,乃许敬宗、李义府希武后诬奏所致,故引青蝇诗以刺,对来济深表同情。

〔84〕九原:此处指墓地。 隧兮兔有埏:潘岳《杨仲武诔》:“埏隧既开。”李善注引《声类》:“埏,墓隧也。”又《后汉书·陈蕃传》李贤注:“埏隧,今人墓道也。”

〔85〕三湘:《太平寰宇记》卷一一四《道州》,谓湘谭、湘乡、湘府(或湘源)合称。此处泛指洞庭、湘水一带,承前“吊湘”事。 川无梁:曹丕《杂诗》:“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

〔86〕“辍斤”二句:用庄子怀念惠子比喻痛惜来济。《庄子·徐无鬼》:“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以言之矣。’”扬雄《解难》:“郢人亡,则匠石辍斤而不敢妄斲。”

〔87〕“闻笛”二句:嵇康、吕安因反对司马昭被杀后,其友向秀被迫入洛阳应郡举,归经嵇康山阳旧居,作《感旧赋》,序曰:“郑人有吹笛者,发声寥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云。”

〔88〕“徒勤”二句:《庄子·秋水》:“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尽在己。顺流而东,至于北海,东面而望,不见水端。”北海,即渤海。李颐注云:“东海之北是也。” 倪:涯端。《庄子·齐物论》:“和之以天倪。”郭象注:“天倪者,自然之分也。”

〔89〕“永好”二句:《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驺衍之术迂大而闳辩……故齐人颂曰‘谈天衍’。”《集解》引刘向《别录》:“驺之所言五德始终,天地广大,尽言天事,故曰‘谈天’。” 氤氲:云气弥漫貌。

【赏 析】

卢照邻在此序言中,对先秦汉魏晋隋唐以来的文章得与失,文人的特点,作了详细的论述。特别是对南阳公来济努力耕作,不辍笔的精神给予高度评价。序文的谈论古今,运用自如。行文有气势,有文彩,骈辞丽句,对仗工整,乃唐初较好的骈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