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吴震·小云栖石屋》原文赏析
一碧豁岩罅,仰窥如井深。泉源太古雪,天气四时阴。红日不能到,白云何处寻?偶闻人语聚,满谷答清音。
小云栖石屋是江苏常熟虞山的一处名胜,位于虞山西麓,为虞山有名的岩洞之一,洞深丈余,上有石崖覆盖如屋,右面泉从石坎中溢出,风景清幽雅致。这首诗是诗人游览此洞的纪游之作。
“一碧豁岩罅,仰窥如井深。”首联破空而来,省略了上山、外观诸多程序,直接从洞底仰视的角度写起。“一碧” 即一线天空; “岩罅” 即岩洞。从洞底望出只能见到一线天空,极写岩洞之小,同时又为下文“天气四时阴”埋下伏笔。“如井深” 即深不过丈余,极写岩洞之浅。既小且浅的岩洞皆由 “仰窥”见出,寥寥十字已将石屋的全景态势描写无遗,可见“仰窥”正是观察石屋全景的最佳角度。
次联移步换形,描写泉水和天气:“泉源太古雪,天气四时阴。”言泉源古老,则泉水常流不断可知;言泉源于积雪,则泉水清冽刺骨可知。不直接描写泉水而写其推想的源头,避实就虚而实景自现。由泉水的冷清又联想到天气的阴晴,无论春夏还是秋冬,洞中常年都是阴天,则洞中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令人不可久居之状,可以想见。
在这宽不见天,深仅丈余的岩洞里,诗人心中不禁产生了一丝纳闷:“红日不能到,白云何处寻?”这里常年阴晦,阳光照不进来,自然也见不到白云,初看起来是那样不起眼,但前人为什么欣赏它?为什么给它起这么美的一个名字——“小云栖石屋”?这白云栖歇在什么地方呢?诗人思索良久,末联就是对这些疑问的一个巧妙的回答:
“偶闻人语聚,满谷答清音。”诗人不正面回答上述疑问,却让山谷代为作答,便产生出无限的情趣。就字面意义而言,此联不过是说,当诗人一行为白云的去处发生争执时,整个岩洞都响起了清亮的回音。但这样理解可能太浅,更深的一层含义落在“清”字上。这石屋的好处就在一个“清”字,“偶闻人语聚”,正说明此地人迹罕至,清静幽僻。宋人黄庭坚曾代天下诗人立言:“天下清景不择贤愚而与之,然吾特疑端为我辈设。”天下的文人学士、骚人墨客最崇尚的是一个“清”字,最喜欢的是清幽景致、清静去处,所以尽管这小石屋宽不见天,深仅丈余,泉水冷洌,天气常阴,红日不到,白云难寻,但它好在清幽静谧,因而惹得骚人墨客在此留连忘返,为它题名吟诗。“美不自美,因人而彰”。难道不是这样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