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应氏·魏·曹植》原文与赏析

魏·曹植

步登北邙阪, 遥望洛阳山。

洛阳何寂寞, 宫室尽烧焚。

垣墙皆顿擗, 荆棘上参天。

不见旧耆老, 但睹新少年。

侧足无行迳, 荒畴不复田。

游子久不归, 不识陌与阡。

中野何萧条, 千里无人烟。

念我平常居, 气结不能言。

〔北邙〕山名,在洛阳东北。〔宫室句〕初平元年(190),董卓挟汉献帝迁都长安,把洛阳的宗庙宫室全部焚毁。〔顿擗〕顿,塌坏;擗(pi),分裂。〔畴〕田亩。〔田〕耕种,作动词用。〔念我句〕这句是代久不归的游子即应氏措辞,应氏或曾家于洛阳。

这是一首送别诗。建安十六年,作者随其父曹操西征马超,路过洛阳时送别应玚、应璩兄弟,看到洛阳遭董卓之乱以后的荒凉景象,心中愤懑郁结,因以为诗。诗以白描为主,语言朴实,但感情浓郁深沉,是作者心灵深处流淌出的歌。

送别是伤感的,但友情却是火一般的热烈。李白唱出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样隽永的诗句,可本诗的作者却始终将自己的感情压至最低潮,也不失为一首名作。

诗人登上北邙山,远眺昔日京城,看见了什么呢?是繁华的街道和拥挤的人群吗?不,只看见寂寞的洛阳城中,残垣断壁,荒草凄凄。凄凉之情由此而生。这开头四句为作者的送别勾画了一幅极其悲凉的背景:苍天之下,横亘一座死城,三二人在指点山河,追忆往事。无法用语言表述,只能是一幅无声的远景画,作者重笔涂染的是自己郁结的感情,是对友人远行所见之破败景象的惋惜之情。第三句中的一个“何”字,把造成这种惨象的原因提了出来,其实不用回答,旨在引人深思,促人反省,炼字之妙,让人折服。物虽破败,但依然存在,可是人却是新人。七、八二句把作者的寂寞,怆凉的感情引向深渊。有什么能比物在人亡更令人伤感的呢?诗到此,作者的情感似已麻木,没有沉重的叹息,没有滚滚的热泪,有的只是茫然不知所措。是啊,熟悉的景物引人回忆,陌生永远不会引人共鸣,这换了的世界,怎么能让作者接受呢?下面两联从侧面烘托了洛阳的荒凉。先用一组工整的对仗起兴,推出了游子不识归路的情景。寻常巷陌,舞榭歌台都烟消云散,田野中的道路也让荒棘封死,久在他乡的故人如何敢贸然在这片怆夷满目的土地上举足。此时,诗歌作者的大笔渲染和铺排,已经把怆凉悲愤之情推向最深层,溢满了整个胸襟。满则溢,于是作者发出长长的叹息,昔日繁华富庶的中原怎么会变成千里无人烟的荒漠呢?这是作者感情不能自禁的流露,也是历史本身沉重的叹息。最后两句是作者替朋友的代言,“不能”二字含蓄深刻,既点明了这首诗的主旨,也解释了诗的沉凝、寂寥氛围形成的原因。

全诗质朴无华,骨气峭拔,深得建安时期诗歌的精髓。感情溶于写景之中,盘旋曲折,荡气回肠。诗为送别而作,但全篇无一字写送别,可情之切、意之深却昭然若揭,可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