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民歌·伊州歌·入破第三》原文与赏析

《唐代民歌·伊州歌·入破第三》原文与赏析

三秋大漠冷溪山,八月严霜变草颜。卷旆风行宵渡碛,衔枚电扫晓应还。

本篇写古代将卒在深秋大漠中奔袭的艰苦严肃情况。当时进击的敌人当为匈奴。匈奴,为我国古代北方的民族之一。先后叫鬼方、混夷、猃狁、山戎,秦时称匈奴。散居在大漠南北,过着游牧生活,善骑射。这个民族在北方边地长期南犯为患,尤其是汉代以来,更频繁南犯,曾多次被击败。

“三秋大漠冷溪山,八月严霜变草颜。”此二句写官军进击匈奴的时间与地点。“三秋”,历来将初秋七月、仲秋八月、晚秋九月合称为三秋。“严霜”,严,厉也。因秋霜能杀百草,故称严霜。“大漠”,指蒙古高原的大沙漠,也称大碛。东起兴安岭西麓,西尽天山东麓,东西长约二千公里,南北相距约自七百公里至一千三百公里,广漠无垠,浩瀚如海,古也称瀚海。每当狂风骤起,沙行如流,故也称流沙。其中景物萧条,人迹罕至。在秋季七、八、九月间,大漠以南的广大地区已经是天高气爽,“红叶黄花”的季节,可是在浩瀚的大沙漠中,却已经是狂风频发,流沙滚滚,昼夜温差很大,夜间寒风侵袭山川,尤其是八月严寒的秋霜将山野的草木摧残得枯萎凋零。作者仅以“三秋”二字即交代出袭敌行军的时间;仅以 “大漠”二字即交代出袭击敌人的地点;仅以“冷溪山”、“严霜变草颜”数字即交代出大漠环境的萧条荒凉。将卒们正是在此时、此地、此种艰苦情况下,开始向常来犯之敌奋起进击了。

“卷旆风行霄渡碛,衔枚电扫晓应还。”此二句写将卒行军的情景。旆,旗帜之通称,此指军中旗帜。卷,同“捲”。“旆”字前冠以 “卷”字,即将军中旗帜被狂风吹得翻卷的情景描写出来。“风行”,喻盛势也。仅用此二字即将军势之强大、军阵之威武表现出来。正是这支队伍,在夜间乘敌人不备,悄悄地暗渡大沙漠(“渡碛”)。“衔枚”,枚状像筷子,古代行军时,使士卒口中横衔之,防止说话,以免被敌人发觉。此用“衔枚”表明此次军事行动属于暗袭。“电扫”,极言此次军事行动之迅速,行军之顺利,想来,他们在次日拂晓即可到达目的地。

本篇是一幅绘声绘色的行军图,描绘出特有的意境:秋天骤起的狂风,猛吹大漠中的山川,大漠的流沙滚滚,八月的严霜摧残着荒野的草木,一片枯萎凋零;军中旗帜翻卷,强大的军队衔枚不语,以摧枯拉朽之势在拂晓抢占目的地。袭击破敌成功之后,不难想象出将卒们对胜利的喜悦。但作者不曾写到,而让读者去寻味。

本篇诗句,多用对偶,如 “三秋”对 “八月”,“大漠”对 “严霜”,“卷旗”对 “衔枚”,“风行”对 “电扫”等,增加了诗的和谐与音韵美;仅用前两句,即描述出行军的时间、地点与环境;仅用后两句即描绘出行军的军势与军阵情景。可见遣词用语十分谨严精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