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民歌·雨中花·倚西楼》原文与赏析

《宋代民歌·雨中花·倚西楼》原文与赏析

禁鼓初传时下打,虚过清风明月夜。眼如鱼目几曾干,心似酒旗终日挂。银汉低垂星斗斜,院宇空寥烛卸。西楼萧洒有谁知,教我独自上来,独自下。

这首词写了一位独上西楼,彻夜思亲念远的女子。全词含蓄婉转,情深意挚。

入夜,宫中报时的鼓声刚刚传来,现在还“咚咚咚”地响着,又一个孤独难熬的夜晚开始了。清风徐徐,明月皎皎,多美的夜啊!然而这清风明月夜又要虚度了。辜负了良辰美景。一个“虚”字透露了作者无限惆怅、遗憾之情。“时下”即现在,指更鼓 “初传”时,作者强调这个时间,是强调更鼓敲在登楼女子的心上,留下深深的印象。“虚过”即虚度。如果看完全篇再回头捉磨这个词,更看出确实是白白等待,“独自上来,独自下”,虚度了。

上片三、四句,作者连用了两个比喻,一个是 “眼如鱼目几曾干”,着眼点不是人眼如鱼目,而在“几曾干”。几曾干,就是几时曾干,不曾干。期待,失望,从昼到夜,日复一日,泪如泉涌,以泪洗面。这一夜又泪眼模糊上西楼。再一个比喻是 “心似酒旗终日挂”,虽明白如话,却也有来历。古人称心神不宁为 “心旌”,或 “心旌摇荡”。旌即旗。《战国策·楚策》: “心摇摇如悬旌,而无所终薄。”这句的着眼点也不是心旌似酒旗,而在于 “终日挂”。终日挂就是整天不得安宁,整天放心不下。这一夜又心神不定地上西楼。两个比喻看似平常,却准确生动地写眼、写心,抓住了人的神情心态表现之关键,作者用心可知。

下片写时间流逝,斗转星移,楼上人仍然形单影只,孤独寂寞。

“银汉低垂星斗斜”,银河低垂星斗西斜,可看作是时间推移,更深夜久的表现;也可看作是写景,遥望星空,空阔寂寥。接着写环视院内,夜深人静,也一样寂寥,也显得空阔。天上有闪闪的星光,可屋子里的蜡烛却早已熄灭了,一片黑暗、凄然。人们都酣然入睡了,有谁知道西楼上还有个人儿孤零零 “独自上来,独自下”,冷冷清清,凄凄楚楚! 萧洒,也就是 “潇洒”,宋元时词义为凄清,凄楚、萧疏。这一词义与唐代诗人用义侧重点不同,唐人多用作清高脱俗,舒畅、轻快,摆脱约束,自由自在等义,与今天常用义相近。如杜甫《饮中八仙歌》: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白居易 《兰若寓居》: “行止辄自由,甚觉身萧洒。”这首词中的女主角,没有那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感觉,她有的只是沉重的心情和永远也摆脱不掉的孤独。

词写了从入夜开始到星月西斜,整整一个晚上,没有场景的变换,也极少景物的描写,只有时间的历程,渴望把 “虚”变 “实”,将 “独” 变“双”。结果仍是失望,独自上下!含蓄是这首词最大的特点,词中没出现过一个思亲念远的字,而读者却分明感觉到那痴痴的思念之情饱含于全词的字里行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