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民歌·(寄生草)望江楼儿观不尽的山青水秀》原文与赏析
望江楼儿,观不尽的山青水秀。错把那个打鱼的舡儿,当作了我那薄倖归舟。盼情人的眼凝睛仔细把神都漏! 暗追思爱情的人儿情无够。人说奴是红颜薄命,奴说奴是苦命的丫头。低头垂粉颈,随心的事儿何日就?当日那王魁临行何必叮咛咒?
这首曲子写一位女子登上望江楼瞭望情人归舟时的所见所想,描述她误识归舟的情形,揭示她的内心情感,反映了她的不幸遭遇和悲惨命运,表现了她对爱情的热烈追求。
先写她登楼远眺,看到了山青水秀的无限美景。情人离开了一段时日,已过了归期,仍不见回转,因而她出了家门,亲自去登楼远望。登楼凭栏,纵目望去,只见江水悠悠流碧,青山重重叠翠,真是山光水色无限。小曲一开始就以多彩的画笔描出一幅丽人江楼凭眺的画面,给人以丰富的美感。这里作者从人物、场景着笔,没有直接写女子的内心情感,但写她如此地急不可待,登高怀远,其日夜思盼的深切之情已不言而自明。她欣喜于山青水秀的美景,正透露出她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唐代诗人王昌龄曾在诗中写到一位“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的少妇,这位女子也当有同样的心情。好山好水,应与情人比肩同游,因而思念之情,又增几分。这两句从抒情的角度说,是“以不写写之”,有言外之意,味外之旨,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主体画面勾出之后,下面集中写女子的误识归舟。因为盼人心切,竟错把打鱼的舡儿,当作了薄倖情人的归舟。男子远去不归,女子登楼凝望,这在古典诗词经常写到。比如“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望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洲”(温庭筠《菩萨蛮》)。又如“想佳人,妆楼凝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柳永《八声甘州》)。这些都是以望尽千帆,错认归舟,表达女子对远去情人的无限思念和急切盼望。这位女子误识归船之后,还有一句喃喃的自语:“盼情人的眼凝睛仔细把神都漏!”她也觉得自己慌慌张张,痴痴迷迷,有几分可笑,可这自嘲中,又有无限的自怜自惜,我们读了,只觉无限悲凄。
下面写女子在失望懊丧之中,对自己遭遇、命运的思索,表达了她对爱情的执著追求。女子思前想后,心情极为复杂。首先,她似乎有些自怨自艾。“爱情的人儿情无够。”她在埋怨自己太多情。好像是说:“他已这般无情,何必还苦苦恋他?已经得到过,不必再追求,我为什么还这样痴心不放,自讨苦吃?”实际上,这并不是真的怨悔,而是对情人无奈时的一种违心的自责。这正表明了她得不到又丢不下、进退两不可的难堪心境。由此她进而想到了自己的命运:“人说奴是红颜薄命,奴说奴是苦命的丫头。”这里巧妙地从两个方面把她评说得全面、透彻。红颜薄命,指出她遭遇的不幸。旁观者,看出了她被遗弃的命运,而她个人却深知自己已沉溺于爱情,永远也不能摆脱,可偏偏又是痴情女遇到了薄情郎,因而自认是 “苦命的丫头”。这两句写得非常恰切,准确地写出了这一类女子多情而又不幸,不幸又不能自拔的性格和命运。下面便写她仍是那样一往情深: “低头垂粉颈,随心的事儿何日就?”她还痴想着同情人团聚的那一天。真可以算是不到黄河心不死。当然,她自己也知道那一天非常渺茫。因而,她不由得又怨起那无情的人:“当日那王魁临行何必叮咛咒?”王魁是宋代流传的一个悲剧性的爱情故事中的男主人公,他曾同一妓女相爱,后赴京应试。临别之时,盟誓赌咒,而得中之后便另娶高门,那妓女悲愤地自杀身死。宋代以来,许多戏曲以此为题材,使王魁成为负心男子的代名词。这位女子用他代指自己的那位负心郎。怨恨他,既然去而不返,为什么离别时那样信誓旦旦,给自己增加了无限的痛苦。这最后一笔,写出女子心灵深处念念不忘的那段旧情,也将负心男子的形象点画出来。对此映衬中,突现了女子对爱情的执著,也更加突出了她遭遇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