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诗经·邶风》
这是一首有着较强反抗意识的诗歌,篇章短小如同匕首。诗人运用联章的结构形式随心而唱:天黑啦(“式”是语助词,“微”是衰微昏暗),为什么还不能回家?若不是为了主子的差事和贵体(“微”,非; “故”,事; “躬”,身体),我们哪会泡在这雨露泥水里!诗句鲜明地传达出了服役者们怨愤的心声。诗中所叙的压榨是极其野蛮残酷的。 “胡为乎中露(露中)”,说明服役者从清晨一直干到深夜,从事的是超常的劳作; “胡为乎泥中”,劳动者的工作环境是在泥水之中,条件何等的恶劣。上述这两个方面,带给服役者的痛苦是非人所能忍受的。
“不平则鸣”。本诗所抒发的正是服役者们难以遏制的怨愤之情。这种感情是强烈的、喷薄而出的,因此诗歌的表现手法用赋而不用比兴,痛快淋漓地直抒其情其事,而不加任何的渲染描绘。这种感情又是激越不平的,因而诗歌不用板滞的四言体式,而是二、三、四、五言句式的杂然成章,从而造成跌宕明快的节律,使诗人的悲愤感情得以迅疾直率地表达而出。
清人方玉润曾评述本诗:“语浅意深,中藏无限义理,未许粗心人鲁莽读过。”(《诗经原始》)这无限义理究竟是什么呢?《毛诗序》附会史实,说是“黎侯寓于卫,其臣劝以归也。”(黎侯失国,事载《左传·宣公十五年》)后来朱熹又加以申述:“旧说以为黎侯失国,而寓于卫,其臣劝之日:衰微甚矣,何不归哉?我若非以君之故,则以胡为而辱于此哉!”(《诗集传》)于是,黎国臣子讽劝其君返国就成为本诗的中心主旨,而“式微”一词,也就成了后世诗文中常用的“思归”或“衰落”的典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