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岱》明代诗赏析

登  岱①

尚忆秦松帝跸留②,至今风雨未全收。天门倒写银河水③,日观翻悬碧海流④。欲转千盘迷积气,谁从九点辨齐州⑤。人间处处襄城辙⑥,矫首苍茫迥自愁⑦。

①岱,泰山的别名。 ②秦松,见李梦阳《郑生至自泰山》。跸,帝王巡幸之处。 ③天门,泰山登顶处。写,通“泻”。 ④日观,泰山观日出处峰名。徐中行《登岱》颔联云:“天门雪尽河流合,日观春晴海色分。” ⑤“谁从”句,李贺《梦天》:“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李诗的齐州本指中州,泰山则在齐地,故王诗有双关意。 ⑥“人间”句,《庄子•徐无鬼》:黄帝将见大隗于具茨山(今名泰隗山),由方明驾车,至于襄城之野,七圣皆迷,无所问途。适遇牧马童子,便上前问路,小童告诉了他。黄帝感到很奇怪,小童连大隗所在地方也知道,又问治理天下之道,小童说:“夫为天下者,亦若此而已矣,又奚事焉?”小童又说,他患目眩症时,有长者教导他说:“若乘日之车而游于襄城之野。”庄子的意思,在阐释道家无为、不生事的主旨。襄城,今属河南,这里作典故用。辙,车马的痕迹。 ⑦迥,远。

【说明】 泰山多云气,路又曲折,易使人迷路,而天下偏多扰事之徒,因此到处有迷人的难以识别的歧途,人为此而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