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原文阅读|赏析

五月梅始黄,蚕凋桑柘空。

鲁人重织作,机杼鸣帘栊。

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

举鞭访前涂,获笑汶上翁。

下愚忽壮士,未足论穷通。

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

终然不受赏,羞与时人同。

西归去直道,落日昏阴虹。

此去尔勿言,甘心如转蓬。

这是一首五言近体诗,作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当时李白三十六岁。作品通过回答汶上老人嘲笑的叙述,表达了诗人寻师访友,接触社会,增长才干,以实现自已“济苍生”,“安社稷”的抱负和决心。诗篇兴寄遥深,含蓄蕴藉,既有“天然去雕饰” 的质朴美,又有鲜明生动的形象美。是李白诗歌中表现率真平直风格的一面表现得比较突出的一篇。

从内容来看,全诗可分前后两半部分。前半部分八句,写“获笑汶上翁” 的经过与缘由;后半部分十句,写“答汶上翁”的内容与寻师访友决心。

先看前半部分。

开头四句,写东鲁的习俗,为 “获笑”缘由的叙写说明背景。开元二十四年(736),诗人从太原到东鲁(今山东曲阜县一带)。齐鲁的花绫和蜀锦一样,都是历史上有名的贡物,民用的鲁缟又白又细,也是深受欢迎的织料。《史记·货殖列传》说:“邹鲁滨洙泗,……颇有桑麻之业,无林泽之饶。地小人众,俭啬,畏罪远邪。”从而形成了“多去文学而趋利”,尽地力之宜而“重织作” 的社会风尚。在这种传统风尚的浸染下,东鲁百姓抢时夺节,勤耕力织。所以刚过黄梅季节,蚕事就已经结束,田野成片的桑柘,只剩下光溜溜的空枝条,家家户户传出热闹非常的机杼札札之声。蚕凋,指蚕事已毕。柘(zhe蔗),叶子可以养蚕的落叶灌木。帘栊(long龙),窗帘,这里指窗户。这四句,首句着一“始”字,次句着一 “空”字,两相对比,一盛一衰,突出了东鲁田野的特有风貌,暗示了东鲁百姓的价值取向。接着,第三句用一“重”字,第四句用一“鸣”字,点明桑柘未秋而枝条已经空无一叶的人为原因和百姓蚕织工作的紧张。诗人对这种既紧张而又富有节奏感的生活风貌,充满了赞美之情。这种赞美之情,全由一个“鸣”字自然流出,真可谓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了。

正因为东鲁百姓“重织作”,所以对诗人的到来不仅不理解,简直是有些反感了。“顾余”四句,写汶上翁对诗人的讥嘲。读着这几句,使人不禁想起《论语·微子》 篇的“长沮桀溺耦而耕”章。孔子从楚国回卫国,走到河边,找不着渡口,远远看见有两个人正在泥水中耕作,于是叫子路前去请问。其中的高个子问明迷津的人是孔子以后,只说了声“是知津矣”,便继续干自己的活了。“是知津矣”,意思是说,孔子既然周游列国以求用世,他就当然知道渡口在哪里了。子路回来把问津结果告诉孔子,孔子怅然若有所失地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而谁与!”孔子为了恢复以天子为中心的一统天下,扭转“礼乐征伐从诸侯出” 的政治局面,周游列国,寻找行“道”的根据地而遭长沮桀溺之嘲;李白为了“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漫游长江黄河流域,扩大见闻,寻求名人推榖也获东鲁汶上翁之讥。这一切,决非偶然巧合,而是以积极用世却不为人们所理解的孔子自比。学剑,语出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认为,“剑,一人敌,不足学。”这里比喻治国平天下的才干。山东,本指太行山以东地区,这里指东鲁。东鲁是孔子的故乡,儒家思想的发祥地。汶上翁,汶上县的老者,汶上,县名,今山东汶上县,是春秋鲁国中都旧址,孔子曾任中都宰,并且很有成绩。唐代尊孔读经,提倡儒学,作为“常横经枕籍” 的诗人,李白虽然不属走科举考试及第而进入仕途的道路,但对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及其事迹,却是不能不有更具体全面的认识的。所以他不远千里前往东鲁造访。唐代士人的主要出路是当朝官,当朝官的主要途径是参加科举考试。为了挤进朝官行列,应考的人皓首穷经,拼力角逐,诗人却放着大好机会而到东鲁游览古人遗迹,这在汶上翁看来,实在不可思议。“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一个“顾”字,细腻地刻画出了汶上翁的困惑神情。

以上八句,通过路途所见所闻与所遇的叙述,既交代了诗人东鲁之行的原因,写出了东鲁的地方风貌,引出了 “答” 的情节,也衬托出诗人的仆仆风尘和超凡脱俗的精神面貌。

再看后半部分。

“下愚”、“未足”六句,写诗人的壮士情怀。“下愚”,语出 《论语·阳货》,指困而不学的人,这里指汶上翁。汶上翁以世俗的庸俗眼光看待壮士的胸怀,诗人认为实属下愚之见。忽,轻视。穷通,穷困与通显。这里指政治上的失意与得志。一箭书,一封系在箭杆上的信。聊城功,解除聊城围敌之功。据《史记·鲁仲连列传》 载,齐国的聊城被燕军占据,田单领兵围攻了一年多也未攻下。鲁仲连给他写了一封动摇燕军军心的信,系在箭杆射入城中,燕将见信自杀,围城敌散,聊城复归于齐。事后,齐侯要给鲁仲连厚赏,鲁仲连坚决不受,逃到海上。终然,等于说终身。时人,指当时急于通过应考及第来追名逐利的庸俗之辈。诗人耻于追名逐利,追求为苍生排忧解难的理想,因而以鲁仲连自比。这就清楚地表明了诗人的人生价值取向。在具体写法上,先以“下愚”、“未足”两句宕开一笔,转出一个“答”字。然后运用历史故事展示自己的抱负与追求。“我以”,“能取”两句,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相生。因为“以”、“能”既是建功立业抱负的生动比喻,也是诗人造就“辅弼” 才干决心的形象表白。“终然”,“羞与” 二句写足“壮士” 二字而与“不及仕” 照应,收中有转。从而把诗人的壮士情怀表达得鲜明强烈而又层层深入。

最后四句,写诗人坚持信念,绝不为利禄所动的决心,与前半部分作总的照应。“西归”、“落日”两句,是以互文形式进行表达的假设之辞,意即不管任何情况,也不会改变初衷。这两句,一向被认为含意晦涩,不好理解。从字面来看,大概是说,哪怕归隐山林,世道昏暗得犹如黄昏落日,好象霓虹中的紫色云气,也要坚持信念。西归,指归隐。诗人家居绵州,在东鲁之西,故云。直道,通衢大道。这里比喻坚持信念。阴虹,霓虹外侧昏暗的紫色云气。这里与落日同是比喻世道昏暗。这两句充满排空性的假设,与末二句的忠告,斩钉截铁,感情强烈,既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寻师访友,增长才干,为实现“辅弼”理想做好准备的坚强决心,也理直气壮地回答了汶上翁的嘲笑,转得自然,收得贴切,言尽而意未穷。

语言平直,形象鲜明,是这首诗在艺术上的主要特色。作品摄取诗人在漫游生活中的一小插曲展开抒情。既没有“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的夸张,也没有“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 的狂放,更没有“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的幻想境界的描绘,有的只是平直质朴的决心表白,但诗人自我,汶上老翁,东鲁桑柘以及历史故事的运用与“直道”、“阴虹”、“转蓬”等等的比喻,形象都十分鲜明逼真,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正因为如此,所以感情强烈,富有感染力。这个特色,与李白诗歌充满主观色彩的总特色是一脉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