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名著·杂剧编·无名氏·相思谱(第七折)

中国古代戏曲名著鉴赏辞典·杂剧编·无名氏·相思谱(第七折)

书生周郎与少女王娇如相爱情深,二人私订终身。不料隐情被娇如义姊知晓,便禀告娇如父母。二老反对这桩婚事,趁周郎归家之际,连夜叫船前往扬州。娇如痛哭不已,咬破手指,写下血书一封,托人到苏州寻找周郎。周郎回来,不见娇如,便乘船赶往杨州。娇如相思成疾,痛不欲生; 思想死后,必定给心上人带来痛苦,每日支撑病体,打听周郎下落。周郎寻访娇如不遇,相思难忍,不进茶饭,亦无心经史,思念意中人,于黯淡孤灯下,凄凉伤心。他宁可自己“尅减寿算”,也不愿娇如“尅减风流”。后来,在风月仙姑等神怪的帮助下,二人的梦魂才得以相会片时。在梦境中,他们倾诉别情,情意绵绵,错把梦中当人世。正当二人沉浸在久别重逢的喜悦之中。又被金甲兵带鬼神冲散。二人梦醒,再想重温旧梦已不可得。

【月云高】 (生上,唱) 半生惆怅,萍迹空飘荡。举首西湖月,心逐长江浪。静对芸窗,闭眼儿将他望。(生) 西湖春色应留我,恨杀西施不再来。小生避地在此,幸喜此间朋友,见我才识不凡,结契颇多。只是王娇如日夜在心,纵有五车书也何心去读,百斛酒也何心去饮。今夜月明如昼,本欲散步湖心亭,又恐孤行月下未免被嫦娥耻笑。 不去也罢! (唱) 月里嫦娥姊, 笑杀我心儿;。 且坐闲庭趁月凉,莫走长堤赶月忙。

(生) 我想如此好月,这边有,难道那边没有? 只怕她独自无聊,多分是睡也。(思介) 怕她万种离愁,千般别恨,此时还睡不稳哩。若是果然睡了,这月儿也照她不着; 若是果然不睡,她也一定对月长吁。(悲介) 我那月儿嗄,你碧天朗朗,银海莹莹,何不将她此时光景说与我知,又何不将我此时光景说与她知,免得两下猜想。呀! 我又痴了,月又不老,谁管你闲事来。(悲介) 我想她别时呵! (唱)

【石榴花】忙来舟次,才得片时留。两下里泪双流,说将起各自难由,痛伤心如刺如钩。新愁旧愁,一身儿落了他人后。纵然多雨约云期,怎禁得月泣风愁。

(生) 我别了她,次早将放船时,她叫张华来说:“叫他莫荒书史、忘却前程。”彼时问张华:“为何赛娘无一字与我?”他说:“赛娘昨晚回家,一时昏倒三次,家中不知缘故,只道是遇鬼,问卜求医,今正卧病,故此叫我口传。”咳! 我想那娇怯怯的人儿,那当得病起! (哭介) 天那,宁使周郎克减寿算,莫使娇如克减风流。且住,我在此愁烦,尚是小事,倘或那时一病不起,我这里也哪得个信来? (哭介) (丑上) 自不整衣帽,何须夜夜号。阿呀! 周相公为何哭倒在此? (生) 你是哪个? (丑) 小人是张家小厮,大爷同朋友湖上吃酒,叫小人在此书馆,适闻相公大哭,故此特来一看。敢问相公可是要湖上耍子,在此气闷? 小人便同相公走走何如? (生) 咳,你哪知我心事来! (唱)

【泣颜回】 我,一日似三秋,相思结紧紧心头。湖山烟树,阻隔我两地风流。(丑) 相公,你不要吃酒么? 我去沽一壶来也是易的。(生唱) 我,何曾病酒,也只是为着伤春瘦。想杀他堪爱堪怜,况兼是意厚情稠。

(丑) 相公,你在此走走,我小人取茶来你吃。(生) 生受你。(丑) 不敢。(丑下) (生唱)

【尾声】 今宵莫把闲愁逗,且向湖边一走。天嗄,怎能梦遣她来权聚首。

(生) 月儿圆一轮,花儿落千片。相见不相亲,不如不相见。(下)

萍迹: 比喻行踪不定。芸窗: 指书斋。古人藏书多用芸香驱蠹虫,所以称书籍为“芸编”或“云帙”,氢藏书之所叫作“芸台”。这里是以芸窗代指书斋。雨约云期: 指男女之间的幽会。生受: 有辛苦、为难、吃苦、麻烦等义。这里指麻烦。

《相思谱》共九折。全剧的人物头绪极其简单 (主要人物仅生、旦二人,其余净、末、丑、小旦等皆为陪衬或过场人物,起贯串情节的作用),线索分明 (两条线索并行发展: 一条写周郎的相思,另一条写王娇如的相思,二者交替出现),也没有复杂的情节和尖锐的戏剧冲突 (作为周郎、娇如爱情婚姻对立面的人物均未出场,而只通过剧中人之口补叙出来),作者主要通过对剧中男女主人公细致入微的心理刻画和淋漓尽致的情感抒发来感染读者。

第七折戏重点描绘了书生周郎对意中人王娇如无限思念的种种情态,极其细致生动地表现了他一往情深而近乎“痴”的性格。周郎到苏州寻娇如不得, 覊留于杭州。 在西子湖畔, 在皎皎月光下, 触景生情,不由得想念心上人,思绪万千,于是对月倾诉满腹心事。人物一出场唱 【月云高】 一曲,首句“半生惆帐,萍迹空飘荡”,言其功名未成,四处奔波,寻访所爱之人亦不得,字里行间流露出他飘泊浮沉的感慨。“举首西湖月,心逐长江浪”,写男主人公此时此地思念心上人的情景。作者把人与景、主观与客观有机地融为一体,给读者情景交融的审美感受。见月思人,这本是现实生活中很常见的现象,这正如巫山散人所评“见月思人乃是千古极可怜事”,这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作品所表现的传统题材。杜甫的 《月夜》、《月夜忆舍弟》等诗,皆是对月思人 (妻子、儿女和弟弟); 李白也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思故乡实亦思人)”(《静夜思》) 的诗句。不过,该剧写周郎的“思人”乃是继承中更有发展,这就是作者处处紧扣一个“月”字作文章,让剧中人展开了极为丰富的想象,而且写得极有层次,有情致。

作者先写周郎在“月明如昼”之际,本欲散步湖心亭; 次写他又怕月里嫦娥笑他一个孤行,只好坐在闲庭乘凉。这样写本身就是一种奇思妙想,据神话传说,嫦娥本人在月宫里就很孤单、冷清,应当说她看到周郎一人独处应是同病相怜才对,而剧本写周郎却怕嫦娥“笑”他。这就含蓄地表明了他比嫦娥更孤独、处境比嫦娥更凄凉,这在修辞上叫做“映衬”。接着作者写周郎想象身在异地的娇如在同样的月光下该是如何的种种情景,其中又分四层来写: 第一层,料想心上人“独自无聊多分是睡也”; 第二层,笔锋稍稍一转,写周郎转念一想,心上人即使睡了,万千离愁别恨萦绕心头,此时还“睡不稳”哩; 第三层写周对心上人此时的情况作了设想: 若是睡了,“这月儿也照她不着”; 第四层,作者笔墨又一转,让周郎又作了另一种假设: 如果未睡,她一定也是“对月长吁”。这一大段文字是作者对剧中男主人公心理活动的揭示,写得真是迂回曲折,委婉动人,特别是写身在此地的周郎设想彼地的心上人如何思念自己,这一手法十分高明,生动地刻画出周郎这个青年书生难以排遣的离愁别绪,从而把这对男女青年真挚深厚的情感表现得极其细致深刻。

饶有兴味的是,作者又让周郎对着月儿发问,又分为三层: 一问它为何不将心上人“此时光景”告诉自己; 二问为何不把自己“此时光景”说与心上人知道。这里表明了周郎的一片痴情,竟把没有生命的自然景物当作有感情、能说话的人,无疑给这个“情痴”的形象又加上浓浓的一笔; 第三层是周郎猛然醒悟,即意识到自己所想之“痴”。

紧接着,作者又让周郎回忆当初他与王娇如分别时的情景,唱出【石榴花】一曲,并说出宁使自己“克减寿算”,莫使娇如“克减风流”这样一些刻骨铭心之语。从而把一对情侣的相互眷恋以及书生对心上人的一腔赤诚和爱怜之情展示无遗。继而由一小厮上场,让他通过“适闻” (听)、“一看”、“敢问”等行为动作对书生表示关切,再让书生作答,把周郎的精神痛苦作了进一步的渲泄,最后又让小厮表示愿陪书生到湖上“走走”,要去给他“沽酒”,而书生一一谢绝,用这种一正一反强烈对比的手法突出周郎的相思之苦,离别之悲。【泣颜回】 曲中的“一日似三秋”、“只为着伤春瘦”、“想杀他堪爱堪怜,况兼是意厚情稠”、“怎能梦遣她来权聚首”等句,都写得如泣如诉、情深意重,读来真切动人。

由上述简析可知,《相思谱》的作者在艺术构思和曲白写作等方面都是颇具匠心。他根据讴歌自由、爱情主题的需要,调动种种艺术手段,极力写儿女之情,达到了“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口出”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语) 的艺术境界。特别是他善于从人物性格出发,准确把握人物在特定情景下的精神状态,细致入微地揭示了备受相思折磨的男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塑造出一个痴情书生的鲜明形象,堪称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