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解】
明清核雕工艺是两宋工笔画的继承和发展,两宋工笔画,体物入微:蜜蜂之腿,毫发毕具;知了之翼,薄如轻纱;蝈蝈之须,细若游丝,依稀可辨。核雕工艺虽题材鄙小,意蕴深远,运以精心,出以工巧,贯注以整个心灵、整副手眼、整套技巧,虽属小景,俨然全景。明清微雕在借鉴这一民间艺术的同时,更强调物体的明暗、层次、空间感和立体感,无论刻线或点睛都巧中藏拙,拙中见巧,工中见精。明代核雕名家王叔远,名毅,又字叔明,他的非凡的核雕艺术成就,曾震撼过当时的文人学士,并为之咏叹赞美。天启年间有两篇小品文曾记载他雕刻的两枚微雕核舟,其中魏学洢的《核舟记》一文,生动地描写了王叔远将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雕刻成舟,并在其上生动地表现了一个著名历史文学故事。舟上五人,须眉毕见,其他如箬篷、窗、楫、壶、炉等,无不应有尽有,另外还有34个字,勾画了了,真可谓巧夺天工。
【注释翻译】
鉴赏分析
作者在《核舟记》中运用说明和描绘相结合的笔法,生动简练地介绍了明末雕刻艺人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艺和独特的才华。文章以“修狭”的桃核作为描绘说明的对象,将核舟形体之小和人、物之多,神态之活和情态之细一一展示,让我们领略了王叔远炉火纯青的技艺,感受到了我国古代民间艺人的艺术成就。
本文写作上较为突出的优点如下:
描写精妙。本文中间的四段,即二、三、四、五段具体描述了核舟的形状、结构及各个人物的神情状态,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也是其特色最突出的部分。如第二段先写核舟的长和高,“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以核舟本身之小,来显示核舟工艺品的精巧,比喻也因之出奇。接下来不仅写了船舱、箬篷、小窗,而且写出窗可启合以及窗上所刻之字,并且连刻字的颜色也作了交代。第三段描写苏东坡、黄鲁直和佛印三人,不但写了他们外貌、衣着、姿态的各异,而且显现了他们神态、风度不属,“执”、“抚”、“指”、“语”、“矫”、“视”等几个动词画龙点睛,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生动地再现了三人之间的关系和各自的性格特征。第四段写舟子啸呼之状和“若听茶声然”更是精细入微,神韵毕具。总之,因为作者善于观察,精于描绘,使此文如同这只核舟一样,对核舟的全体和各部分的人、物雕像的描述,及其方位、数目、大小的具体说明,都能做到神形飞动,令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极富有诗情画意,
层次井然。文章一开头就向读者介绍民间雕刻艺人王叔远精湛的技艺和核舟的内容,接着依序写核舟的长、高、船舱、船头、船尾、船背,最后对核舟上雕刻的人、物、字进行统计,与开头相呼应,以赞誉王叔远鬼斧神工之绝技结束整篇文章。作者对核舟各部分的描写,先总写,后分写;从右到左,由上至下,符合人们观察事物的程序,很有章法。
富于想象。核舟是一件富有诗意画境的工艺美术珍品,而王叔远的雕刻艺术之所以如此感人、令人惊叹不已的关键,则在于核舟生动地再现了苏东坡前后《赤壁赋》的主题和意境。雕刻艺术家以丰富的艺术想像力补充了《赤壁赋》中“客”的具体人物,而《核舟记》一文又以丰富的想象,进行了艺术上的再创造。如文章写到鲁直的“如有所语”、佛印的神态不凡、舟子的“若听茶声然”,从某种角度而言,这些细腻逼真的心理描绘,就是作者以《赤壁赋》为依据而推测想象出来的描述,它把核舟雕刻升华到了一个更新更高的的艺术境界,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