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菩提寺禁,裴迪来相看,说逆贼在凝碧池上作音乐,供奉人等举声便一时泪下。私成口号,诵示裴迪》古诗赏析与原文

王维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

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这个长长的诗题涉及如下史实:天宝末,群贼陷两京,大掠文武朝臣及黄门、宫嫔、乐工、骑士,每获数百人,以兵仗严卫送于洛阳。禄山尤致意乐工,求访颇切,于旬日获梨园弟子数百人。群贼因相与大会于凝碧池,宴伪官数十人,大陈御库珍宝,罗列于前后。乐既作,梨园旧人不觉歔欷,相对泣下,群逆皆露刃持满以胁之,而悲不能已。有乐工雷海清者,投乐器于地,西向恸哭。逆党乃缚海清于戏马殿,支解以示众,闻之者莫不伤痛。王维时为贼拘于菩提寺中,闻之赋诗曰“万户伤心生野烟”云云(郑处诲《明皇杂录》)。

这首写于玄宗皇帝出逃、洛阳长安沦陷、禄山乱军气焰嚣张之际的小诗,明确表示了诗人忠于唐王朝、痛恨乱军的政治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难当头时人心的向背,是一首现实意义极强的政治诗。

“万户伤心生野烟”,诗的首句从大处落墨,描述叛乱骤起带来的时代创痛。“野烟”即战火。过惯了升平岁月、并相信大唐帝国固若金汤的老百姓,对国都陷落、皇帝出逃的大事变毫无精神准备,乱军燃起的遍地狼烟使他们惊呆了。当他们真正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时,千家万户都陷入极度悲痛之中。“伤心”即摧心,如刀割其心也。“悲莫痛于伤心”。用“伤心”一语来概括百姓在战乱中的心态,表明安史之乱是时代的悲剧。而能感受到人民的痛苦,也说明诗人和人民的心是相通的。次句写朝廷百官。长安陷落前夕,扈从玄宗连夜出逃的只有杨国忠等少数近臣;第二天满朝文武早朝,竟不知皇帝去向,结果副宰相陈希烈以下数百人全被叛军俘虏,押送洛阳。面对叛匪迫以伪职,硬拚者有之,装病图脱者有之,俯首从命者亦有之。凝碧池之宴,不就有“伪官数十人”在座么?这“百官何日再朝天”的一问,既表达了诗人对眼前局势的忧虑以及对日月重光的渴望,也代表了大多数陷贼官的心声。他们身陷贼窟而心向朝廷,这一消息无疑是对肃宗光复之举的有有力声援。这也是此诗其所以迅速传至行在,得到肃宗赞赏的原因。它成了王维后来宥罪复官的依据之一。“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第三句写景:肃杀的秋风,飘落的槐叶,空寂的宫殿,烘托出山河易色的惨淡氛围,景中含情。结句展示题中“逆贼在凝碧池上作音乐”的目不忍睹的一幕。凝碧池在西内苑重玄门和飞龙院之间,昔日皇帝游幸的禁地,今日竟成了乱臣贼子胡作非为之所。事实已足惊心,故不言亡国,而亡国之意溢于言外,不言沉痛,而沉痛之情沁人肺腑。

在事变进程中,及时对它作出全方位的反映;准确把握并传达出不同阶层的心态;旗帜鲜明地表示支持什么,反对什么;写出来即发挥出匕首和投枪的作用:这首政治诗确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