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峤《中秋月二首(其二)》古诗赏析与原文

李峤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这首诗紧承前一首,诗人开始从对“中秋月”自身的观照转移到了对其生活空间的认真思考。

首句实写中秋月初出时情景。“魄”,本指月亮初出或即将沉没时的微光,这里当具体指代月亮。诗人在“魄”前着一“圆”字,具体写出了“中秋月”的形态特征。“寒空”的“寒”字可有两层含义:(1)时令进入中秋,入夜后身感清寒;(2)夜空幽蓝,观其色而转生一种清冷之感。以上四字可说已将“中秋月”写尽。作品在“圆魄”和“寒空”之间嵌一“上”字,不仅使句式转向完整,而且由此还产生了多重意义:既生动描绘了中秋月初上时生动形态,暗示了赏月具体时间,同时也使“圆魄”和“寒空”发生了一种直接联系,使人感受到一种月光划破“寒空”后特有的心理愉悦。这种心绪无疑是作为封建士大夫的李峤及其周围一班官僚们志得意满心理在特定环境下的自然流露。

然而诗人胸襟抱负毕竟要远远高出于他的许多同僚们。次句由首句引出一句古谣谚;妙在又未直接引用,而是活用其意,使之成为诗歌整体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北宋苏轼云:“尝闻此宵月,万里同阴晴。”(《中秋月寄子由》)这不仅说明早在苏轼之前就流传着中秋月万里阴晴皆同的谣谚,而且也可看出诗人用典的老道。此处只是特指其中晴朗一面,而且还涵纳了特定情境下与诗人属于同一圈子中人共同的心理定势,即认为此时此刻,“四海”之内所有人等一定也会和他们一样心情快愉,怀着一种雅兴欣赏中秋明月。这是一种明显的阶级偏见;诗人却故意不置可否,从而给人以高潮到来之前的平静感觉。

三、四两句逆接前意,一个反诘句如奇峰之突起,问得不同流俗而又顺乎情理。“安知”。怎么知道;“不有”,即没有。它既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复杂万象的深刻思辨,也表述了对实际存在的贫富不均和由此而来的苦乐径庭现状的直观认识。然而这些认识不是直白地推到读者面前,而是故设疑窦,让读者于反复思考中接受其观点。

这是一首具有哲理意味的诗;然而却能寓其理于一组对比鲜明、富有象征意义的表象之中。细味全诗,其“圆魄”显然含有和平、安定、幸福深意,而其“风”“雨”则明显象征着动乱、痛苦和灾难。虽然由于时代和阶级立场所限,诗人对其社会不可能真正站在人民立场上进行本质穿透,但其通过“和平、安定、幸福”的表面现象和局部事实却能深察到“动乱、痛苦、灾难”的社会本相和全局事态,又不能不说是一种哲人的聪睿;而其寓深刻哲理于高度具象的艺术形式之中和融景、情、理为一体的鲜明艺术特征则又决定了这是一首真正的艺术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