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光羲《明妃词四首(其四)》古诗赏析与原文

储光羲

日暮惊沙乱雪飞,旁人相劝易罗衣。

强来前帐看歌舞,共待单于夜猎归。

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说:“此设为明妃在胡中情事,代之抒情,与他作但叙情语者不同。”可见,这是首别具一格的咏史诗。

此诗出语即突兀含情。“日暮”是一个让人断肠的时刻,《诗经》中有名的《君子于役》篇,那触动思妇愁绪的正是“日之夕矣,牛羊下来”这一特定时刻。清代许瑶光《雪门诗钞》中为《君子于役》而写的绝句进一步揭示道:“鸡栖于桀下牛羊,饥渴萦怀对夕阳。已启唐人闺怨句,最难消遣是昏黄”。其中“饥渴”二字就是现代学者所说的“性饥饿”。对于明妃来说,远嫁胡人是迫不得已的;但是,如能夫妻相守,倒也可稍解乡愁,而胡人又偏偏喜欢夜猎,这就在乡愁的基础上添加了一重“闺怨”。更何况这是一个寒流侵袭、风雪骤降的日暮呢?这真是雪上加霜,变本加厉。“惊沙乱雪飞”是主谓结构,“惊沙”、“乱雪”是并列主语。“惊”、“乱”不仅写出了塞外那“北风振漠、惊沙入面”场面的酷寒蛮荒,同时也揭示出了明妃此时此地的心境。

接下来诗人叙述了一些生活细节。“旁人相劝易罗衣”是一个细节,塞外昼夜温差大,故有“早穿皮袄午穿纱”之说。在这寒潮乍到的日暮,白天的罗衣已不能抵御风雪寒凉了,必须换上毡裘。但是,此时的明妃没有常人应有的本能反应,而是听任大自然的戕残,只是在旁人的反复劝谏中才着上那御寒衣。这情态不是贵族妇人享受荣华富贵的娇慵,而是在乡愁难遣、青春失意、饥渴萦怀等重重心事煎熬中的任性,是对命运的消极抗争。

如果说上联刻画出了明妃不满现实的主要个性特征,那么,下联“强来前帐看歌舞,共待单于夜猎归”的细节则揭示了她个性的又一侧面。现实是让人沮丧的,但是,主人公并没有拒绝生活。相反,她接受了现实,并强迫自己去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强”是强勉、迫使的意思。居毡帐、餐荤腥、听胡笳、赏异域歌舞、度漫漫长夜、待夜猎单于,这是明妃逐渐熟悉和适应的新生活,它揭示了主人公接受现实、屈从命运的又一个性特征。

宋顾乐评此诗说:“语语画出憔悴神伤,传神极笔。”婚姻上不能称心快意,但又要顽强生活下去,在命运的安排下苦中作乐,这是无数古今中外婚姻的现实,也是明妃故事的悲剧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