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涉
将家难立是威声,不见多传卫霍名。
一自元和平蜀后,马头行处即长城。
唐开元十三年(725)改豳州为邠州。治所在新平(今彬县),辖境相当今陕西彬县、长武、旬邑、永寿四地。高尚书即高崇文。诗为赞美高崇文的武功而写,充满豪情胜概。
首以议论开篇,直述个人见解:自古以来的将帅,难以树立威名。接以西汉卫青、霍去病为例。卫青前后七次出击匈奴,屡建战功,收复河南地,置朔方郡。霍去病曾六次出击匈奴,涉沙漠,远至狼居胥山,封冠军侯,为骠骑将军。即使像这样的名将,也“不见多传”。诗人用欲扬先抑的写法,是为了加重后二句赞颂的砝码。
《旧唐书》卷一五一《高崇文传》载:贞元中,高崇文随韩全义镇长武城,以三千人战吐蕃三万之众,大破之,死者过半。永贞元年(805)年冬,刘辟据蜀称乱,攻陷东川。次年春,崇文拜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率军征讨,八战八捷,“辟自投岷江,擒于涌湍之中”。元和二年(807)冬,制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邠州刺史,邠、宁、庆三州节度观察使,仍充江西都统。在任期间,大修戎备。元和四年卒,废朝三日,赠司徒,谥曰威武,配享宪宗庙廷。生前死后,备极荣耀。三、四句即就此立论,赞颂高崇文的英勇无敌。“马头行处”,即军行所至的意思。长城,春秋战国时,各国为了互相防御,各在形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后,为抵御北方匈奴贵族南侵,于公元前214年,将秦、赵.燕三国的北边长城予以修缮,连贯统一,通称万里长城。此后,常以长城喻坚固、重要、不可攻破。《宋书·檀道济传》:“初,道济见收,脱帻投地曰:‘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这是以“万里长城”比喻国家可以依赖的大将。又,《新唐书》卷一九六《秦系传》引权德舆曰:(刘)“长卿自以为五言长城,系用偏师攻之,虽老益壮。”这里是表示无人能胜过他。用“长城”典喻高崇文,恰到好处。
题目“献”字含有尊重意。邠州刺史为高崇文功成名就后之显位。诗人献之以“词”,虽备极赞颂,然符合史实,无一字谄媚奉承,末句尤精警奇肆,高之卓荦勇武,力透纸背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