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曼殊《淀江道中口占》古诗赏析与原文

苏曼殊

孤村隐隐起微烟,处处秧歌竞插田。

羸马未须愁远道,桃花红欲上吟鞭。

这是一首写景,为诗人1909年夏秋间往淀江探望义母河合氏途中所作。淀江,即淀川,发源于日本京都附近的琵琶湖流入大阪湾。此诗以白描手法,选取几组典型特征的乡村风物,为人们描绘了一幅清丽和乐的乡村风景图。虽云“口占”而出,但层层渲染,充满诗情画意,诗风跳脱轻盈,饶有意趣。

首句直写道中所见:远处孤寂的村庄,升起缕缕炊烟,隐隐约约。句中一“孤”字以见农家之少,而“隐隐”是指在远处眺望隐然可见。诗一开头,诗人不用浓墨重彩,而是用简淡的笔墨轻轻落笔,一开始就把读者引入一个萧散简远静谧和谐的境界。第二句的视线转向田野,“处处秧歌竞插田”构成了另一番动人景象:田野里秧苗青青,歌声四起,村民正忙着起秧插田,句中“处处”与首句“孤村”相对,以见田野之广和村民劳作之忙;用“竞”字传神,以示其生机勃勃,衬出一派和乐之情,平添了感人的情趣。

面对淀江的动人景象,诗人顿觉精神焕发,“羸马未须愁远道”。羸马,指瘦马,连骑着的瘦马也增添了活力,不愁远道行程了,丢掉了忧愁带来了无限喜悦。句中的“远道”,语义相关,既写出了不怕行程之遥远,也包含诗人对革命和实现政治目标的信心。辛亥革命前夕,曼殊东渡日本,在同盟会所在地的东京,同革命党人,以及陈独秀、章炳麟、刘师培等有广泛的接触和联系,并收集过明末清初广东人民的抗清斗争事迹,借以宣传革命。在革命高潮到来之时,他虽然存在小资产阶级软弱性的一面,但他始终渴望革命成功,充满了积极的进取精神。面对淀江美好的风光,诗人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欢愉之情油然而生,“桃花红欲上吟鞭”,他手持马鞭,走马吟诗。连道旁盛开的桃花也为之红艳欲滴,好似要跃上马鞭上来。此句着语极妙,“欲上”二字更为传神,从中可知作者热烈的情绪和欢悦之心情。

柳亚子说,苏曼殊诗“好在思想的轻灵,文辞的自然,音节的和谐。”(《苏曼殊之我观》)这首诗的突出特点,是诗人通过气氛和色彩的渲染,在形声色的景物描绘中,创造了一个优美和谐高远明净的意境,思想轻灵,情绪活跃,文词清丽自然,别具神韵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