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曼殊《东居杂诗十九首(选一)》古诗赏析与原文

苏曼殊

流萤明灭夜悠悠,素女婵娟不耐秋。

相逢莫问人间事,故国伤心只泪流。

这是苏曼殊《东居杂诗十九首》中的第二首。《东居杂诗》是曼殊1914年留居日本东京时所作。诗中虽多描写与日本女郎的交往、相会、思念及恋情。但作者托物连类,借物抒怀,仍表现了对祖国的深情思念以及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心。这首绝句抒发了诗人身处异地想念祖国的炽热的情感。

悠悠的长夜,流萤飞舞,忽明忽暗。诗的开头作者不写秋风明月,而用流萤明灭起兴,以动写静,把读者引入一个静寂悠远的境界,以衬出诗人茫茫的意绪。次句“素女婵娟不耐秋”,借用李商隐《霜月》诗“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的诗意,“素女”双关,既指嫦娥,写月光,又指思念中的恋人。“婵娟”,美好。“不耐秋”,表现了对美貌女郎的亲切关怀。第三句“相逢莫问人间事”转进一层。“人间事”即国事,“莫问”者正在于要问,诗人于句中着一反语,在更深层次上道出诗人的心灵和意向。1914年仍居留在日本的苏曼殊,经历了多次忧患,眼见美丽的祖国山河被列强瓜分,举世污浊,身受国民的侮辱,他的心头怎能平静,怎能不过问国事呢?正如1915年他在给郑桐荪、柳亚子的信中所云:“然吾是弱国之民,无颜以居,无心以宁,亚子岂知我愁叹耶!”有感于祖国的贫弱,人民受蹂躏,诗人满含正气,以诗抒怀,故诗的三、四句从相逢到落泪,由“莫问人间事”转而写“故国伤心只泪流”,其间包孕了多少苦楚、慨叹和愤懑!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国篡权,“临瞻故国,可胜怆恻!自民国创造,独夫袁氏作孽作恶,迄今一年。擅屠操刀,杀人如草”,“况辱国失地、蒙边夷亡;四维不张,奸回充斥。”(苏曼殊《讨袁宣言》)面对民族受难、国家危亡,作为有过“蹈海鲁连不帝秦”和以荆轲自比的苏曼殊怎能不为祖国而伤心落泪?

这首绝句诗,情与境谐,诗人善于把情绪的渲染和对女郎的关注与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柔情和积愤并存,比兴互陈,饱含着浓郁的爱国深情。苏曼殊的这些诗虽不及前期作品的亢奋,但在伤心流泪中仍不失义愤和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