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幼藻《题明妃出塞图》古诗赏析与原文

黄幼藻

天外边风扑面沙,举头何处是中华?

早知身被丹青误,嫁与巫山百姓家。

明妃即王昭君,原是巫峡边的秭归人,因貌美被选入汉元帝宫廷,相传因不肯贿赂画工,被绘成丑貌,无缘得幸,后自请出嫁匈奴单于。她的不幸遭遇,历来是画家、诗人热衷的题材。

这诗为题画之作,前二句关照画面,后二句表现昭君自哀生平的心情。

画面为昭君出塞时思慕故国的场景。北方边境地带,狂风飞沙,终年不断,中原人已难以习惯,昭君生长于山明水秀的南方,更难忍受。一般画昭君出塞,均表现风沙吹袭的景象。诗亦由此下笔,但打破了画的局限。“天外边风”,先突出风的毫无遮拦、漫天飞卷;下与“扑面沙”直接相联,似乎一阵风方在天外,立刻间已挟沙石击向人面。抽去中间过程,更显出风沙的狂烈;而风沙的狂烈,与一个年轻女子的脆弱恰成对照,显出昭君所受磨难的严重。这只不过是一个前奏,对王昭君来说,更大的磨难还在后面:语言,习俗、饮食……一切文化上的巨大差异,都将造成她的孤独和生活的艰难。她举目望去,一片陌生的、荒凉的异域风光,再也看不到故国中华。

由“举头何处是中华”的感喟,很自然地转入昭君对往日经历的回顾,显出深深的自悔:早知宫廷中如此昏暗,早知会受画工的捉弄,最终落得如此下场,还不如当初不要进宫,就在家乡嫁一个普通百姓,也许能平安度过一生,享一点天伦之乐。这二句的意思,似乎昭君本来颇有入宫期求君王宠幸、获得尊贵地位的幻想。然而,史实并非如此,她被选进宫来,根本也是身不由己。要想自己选择嫁一个百姓人家,谈何容易!

那么,作者为何这样写?历来咏昭君故事的诗极多,基本上全是男性诗人所作。作为一个女性,她的考虑方法与前人是不同的。她实际是表现了在封建时代任人驱使、任人宰割的女子,渴望有自己选择生活的权利。她也不敢想象作为女子能够有多大的幸福,只是觉得倘能够按自己的意愿平平常常地度过一生,也就足够了。由此回到前二句,那自天外扑击人面的风沙,或许也可以视为另一种意义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