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帚平明秋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前首写长信秋夜,这首写秋晨。
奉帚,指持帚洒扫。南朝梁诗人吴均《行路难》“班姬失宠颜不开,奉帚供养长信台”,应是此诗所本。
黎明即起,打开殿门,洒扫庭除,迎来长信宫又一个凄清的秋晨。供奉太后的生涯是这样清苦、单调。洒扫之余,百无聊赖,只有拿着团扇在庭苑里徘徊。秋节既至,团扇已无用,所以用“且”字承“秋”,且,姑且、聊且的意思。说明抒情主人公此时拿起团扇,不是为了驱除炎热,而是一时有惑于中,形诸行动。“将”,“与”的意思。诗人以“将”、“共”呼应,把人与物——团扇直接联系起来,说明在“凉飙夺炎热”时,它们被弃置的共同命运。徘徊,沉思的样子,抒情主人公拿着秋扇,究竟在想些什么?于是引出下面两句。
玉颜,极言容貌的光润、皎洁;寒鸦,极言其猥琐、乌暗。诗人在《西宫秋怨》中说“芙蓉不及美人妆”,以花比人,花尚不如人;这里以玉颜和寒鸦比,人竟不如寒鸦。反常的比拟引起审美注意,于是末句申明其由:昭阳在东,平明日出,先得阳光。所以寒鸦自东飞来,还能带着太阳的光泽。长信在西,玉颜因得不到阳光而显得黯淡。语意反常而合理。这里,日影象征帝王之恩。寒鸦,一如“露井桃”,借指侥幸邀宠、得幸一时的小人。“时薄朱颜,谁发皓齿”,君恩无定,何以为容!从“不及”、“犹带”中,流露出不服、不甘的深深的怨怅之情。
封建社会中,人臣的得宠于帝王,正如宫女的承恩一样,不在于才貌,而在于帝王一己之好恶。常常是佞幸者得恩宠,忠直者遭忌恨,所谓“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杜荀鹤《春宫怨》),王昌龄在这类宫怨诗中所抒发的,绝不仅仅是宫闱之恨,还寓含着封建士人自信有美才而不甘于沉沦下僚的悲慨。因此,它们被认为是“托兴深远”,“含蕴无穷”,有风人之旨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