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都剌
飘萧树梢风,淅沥湖上雨。
不见打鱼人,菰蒲雁相语。
秋风吹白波,秋雨鸣败荷。
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
这是两首表现传统的羁旅行役题材的诗。
树梢上飘飘萧萧的风越刮越紧,湖面上水气腾腾,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第一首前两句展示出一幅凄凉的画面,前句着重于从听觉写,后句着重于从视觉写。而诗人孤舟飘泊在风雨如晦的茫茫湖面上,不由得倍感孤寂哀凉,家人远在千里之外,朋友也没有一个在身边,只有这无边的风,不断的雨,真让人无法忍受呀。哪怕有个人影也好啊,诗人的目光不由得在湖面上逡巡着,寻觅着,但看来看去,连个打鱼的人也看不见,只有荒凉的菰蒲丛中,三五成群的大雁不时鸣叫几声,仿佛在互相说话。人不由得的嫉妒起大雁来,它们还有伴侣相随,比我这样孤寂飘零要好得多啊!后两句表面上是写景,实际上非常生动地刻画出诗人的心理活动,融情于景,含蓄自然。
第二首仍然写风写雨,但比起第一首来又富于变化。首先是突出了两个秋字,秋风秋雨重叠使用,加强了“悲哉,秋之为气也”的传统感受,与历史文化心理中“秋”的独特背景挂起钩来。吹白波、鸣败荷则是湖上特有的景色,让人感到茫茫渺渺、颓败凄楚,格外显示出秋天的肃杀,湖上独行的寂寞。这两句比第一首诗的前两句所表现的景象更具体,蕴涵的感情更强烈。后两句则用一种较为抽象的直接抒发,强调了旅行时间的漫长,三十里平湖,一叶小舟要行驶多久才能走完呀,难怪旅人的感受丰富复杂。这里又出现了“秋”字,与一、二两句中的秋字前呼后应,像一串线上的珠子,使全诗的整体感分外明显。
这两首诗虽然表现的内容相同,但表现方法各有特点。第一首纯粹白描,情在景中自然呈现,第二首则主观情感比较直露,情和景的分界比较明显。在歌咏同一题材的组诗中,往往要追求变化,避免重复,这两首诗就是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