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韬
数处秧歌唱已休,水车漉漉决渠沟。
低田渐见新苗没,多少农人相对愁。
这首诗作于1850年,是王韬的早期诗作。《积雨》写的是诗人在农村的所见所闻。诗人对现实生活有一定的接触和理解,对百姓的疾苦也比较关心。作者通过“积雨”为患的描写,反映了农人在自然灾害面前无力自救的苦闷心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思想感情,客观上鞭挞了清朝统治者对国疣民瘼视若无睹的行径。诗的首句写喜。一年之计在于春,农村不少地方不失农时,秧田刚刚插完,唱罢“秧歌”,大忙已过,农人们正期待着有个好年景。然而喜过忧来。第二、三句才转而点题,写了积雨给农家带来的灾难。阴雨连绵,雨多成害,农家虽出动水车排除积水,却无济于事,沟渠决堤,使农田变成汪洋一片。因此,低平的田野渐渐被水吞淹,新插的秧苗也逃脱不了没顶之灾。农民的苦辛,付之东流,好一派凄凉的景象!最后一句,写了农人们对水患的忧思。“相对愁”反映了农人们束手无策的精神状态。天公不作美,把他们赖以生存的“新苗”糟蹋殆尽,怎能不哀愁呢?一个“愁”字,用意甚深!道出了农人的辛酸,鞭挞也就更为深刻。这首诗全是写实,虽无抒情,但作者关注人民生活的心情,一吟即出。“凡意中之所欲言,笔皆随之,宛转屈曲。”(黄遵宪光绪六年八月二十九日致王韬函)通篇看来,由“水车漉漉”、“决渠沟”、“没新苗”、“农人相对愁”,构成一幅水患图。诗中还运用先扬后抑的手法,一喜一愁,对比鲜明。尽管这首诗语言浅显,平白如话,但因它不是从概念出发,而是从生活出发,乡土气息浓郁,因此,读来并不乏味,反觉形象感人。全诗用叙事的方法,把农民的辛辛苦苦与遭灾境况,用相当同情的口吻写出,从而唤起读者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