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桑茶坑道中八首(其一)》古诗赏析与原文

杨万里

田塍莫道细于椽,便是桑园与菜园。

岭脚置锥留结屋,尽驱柿栗上山巅。

这是组诗的第一首,总写全景。“田塍莫道细于椽,便是桑园与菜园。”极写山农对于土地的珍惜及其利用率之高。田塍(chéng),这里指“畦埂子”。“细于椽”,是说那畦埂子比屋上的木椽还细,其对土地之珍惜,已不言而喻。这样细的田塍,也没有让它闲着,而是充分地利用来或种菜,或种桑。“莫道”与“便是”呼应紧密。这两句一翻译,就是这样的意思:不要说田塍比椽子还细,那就是桑园子和菜园子啊!光写了田塍,没有写田,但田塍与田塍之间,就是田,谁都可以想象出来。“如摄影之快镜”,不过是个比喻,作诗与摄影毕竟有区别,诗的形象,还需要在读者想象中再现和补充。

三、四两句更精彩。“岭脚置锥留结屋”,这又是一个镜头。“置锥”一词,作者不一定有意用典,但它不能不使人想起《汉书·食货志》中的话:“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无)立锥之地。”这句诗是说:农民在岭脚留出一点仅可“置锥”的地方,准备搭房子,其贫困已不难想见。怎么知道那“置锥”之地是“留结屋”的呢?大约由于那里堆放了些“结屋”的材料,才作出了那样的判断。按民家的习惯,屋子周围,是要种些果树的。如今只留“置锥”之地“结屋”,自然无地再种果树,于是诗人又摄取了一个镜头:“尽驱柿栗上山巅”。农家把本来应该种在屋子周围的柿栗一古脑儿赶到山顶上去了。——这写得多么活。

读了这首诗,不禁使人联想到作者的另一首诗《过石磨岭,岭皆创为田,直至其顶》:

翠带千环束翠峦,青梯万级搭青天。长淮见说田生棘,此地都将岭作田。

“长淮”,指当时的沦陷区。联系这首诗,更可以看出前面讲过的那首诗不仅摄取了几个镜头而已,还有言外之意可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