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二)》古诗赏析与原文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很善于截取边塞生活的特定场景来表现征人戍卒的军旅生涯和内心世界。如前首以烽火戍楼开头,写黄昏戍守时被羌笛声触发的海天愁思;这首诗则从军中饮宴歌舞的角度,写排遣不去的边愁。

琵琶,“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释名·释乐器》),以“琵琶”开首,表现了塞上生活的异域情调。尽管随着舞蹈的不同,嘈嘈切切,新曲频换,而以愁情听曲,曲中所传,仍无非是关山离别的愁怨。声无哀乐,嵇康《声无哀乐论》说,声音“无主于喜怒,无主于哀乐,故欢戚俱见”,这是因为审美主体常常透过自己的欢、戚去理解音乐,使音乐所传达的情绪和自己所期待的感情相一致,产生证同效应,所谓“心志以所俟为主,应感而发”(同上文),故纵换千曲,其奈愁情何!

“总是”二字,本已将情说绝,第三句却不避重复,以“边愁”紧承“离别情”,以“听不尽”从听者的角度紧承“换新声”。“听不尽”又如何?以剩下的七个字的篇幅又怎能表达!于是宕开写景,以景结情。

以景结情,是古典诗歌,尤其是篇幅短小的绝句常用的手法之一。从叙事的逻辑上看,在情似尽而实未尽的时候,忽然撇开情而言景,句似不接;但从画面所示的潜在信息看,意实接而回味无穷。莽苍苍,威武雄壮地卫护着万里河山的长城,能唤起人们对于艰苦而庄严、神圣的征戍生涯的联思。“隔千里兮共明月”(谢庄《月赋》),“月”是怀人思乡的媒介。秋月临关那雄廓、苍凉的空间氛围所暗示的应当是既有“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报效祖国的壮心,又有“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怨情的矛盾心情。燕然未勒,归乡无计,这种矛盾正是盛唐时征人戍卒的普遍心态。而长城千古,明月长临,它们又使这种特定的边愁具有了历史的、宇宙的深度和广度。

历代评家给这首诗的结尾以很高的评价,认为它“妙在即景以托之,思入微茫,似脱实粘”,是“诗之最上乘”(黄叔灿《唐诗笺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