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又曾
江上丈人空复期,芦花如雪覆晴漪。
江波流尽千年恨,明月白鸥都不知。
这是一首咏怀诗。钟嵘《诗品》说:“文已尽而意无穷,兴也。”运用“兴”的手法而使“文已尽而意无穷”是这首诗的最大特点,而且前后两联都具有这一特点。
春秋时,楚平王杀了直言进谏的大臣伍奢,又追捕其子伍员(子胥),伍员为借兵报仇而逃往吴国时,无法渡江,遇到一个撑船老人(“江上丈人”)要他先躲在芦苇中,然后用船渡他过江,终于借吴国之兵报了杀父之仇。“空复期(等待)”,意即如今已无伍员这样刚烈勇毅之人了,只有如雪的芦花千百年来依归覆盖在碧波之上(“芦花如雪覆晴漪”)。“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沈义父《乐府指迷》)“芦花如雪覆晴漪”虽不是结句,但是对句,所以也具有以景结情的特点,对出句“江上丈人空复期”的感慨起了无限放大的作用。
后两句在结构与艺术手法上与前两句十分相像,也是出句抒发感慨,对句以景结情予以放大。不过风格上却有变化。上一联的出句用典抒情,委婉含蓄,而后一联的出句却借眼前景直抒胸臆:“江波流尽千年恨”;上一联的对句用比喻勾勒一幅静景以陪衬出句的蕴藉含蓄,而后一联的对句却以拟人手法反衬出句直抒胸臆的力度:“明月白鸥都不知”。这样令人感慨不已的事,明月白鸥却懵然不知,它们恬然自适,悠哉游哉,与诗人内心翻腾的情感形成强烈的反差,大大加强了这首诗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