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琯《商歌十首(其一)》古诗赏析与原文

雷琯

春明门前灞水滨,年年此地送行频。

今年送客不复返,卷土东来避战尘。

《商歌》十首,这里赏析其中之一首。

雷琯,坊州(今陕西黄陵县)人,曾做过国史馆从事。金宣宗贞祐四年(1216)十一月,蒙古军进入关中,攻破潼关等地。关中一带百姓弃家东逃者数十万人。雷琯当时在《商歌》前言中说:百姓东徙时,“携持负重,络绎山谷间。昼餐无糗糒,夕休无室庐。饥羸暴露,滨死无几。……闻之悲不可禁,乃为作《商歌》十首。”《商歌》乃古代悲凉低沉之歌。作者选用这种体裁描写关中百姓在兵荒马乱、死里逃生中的悲惨事件再合适不过了。

“春明门前灞水滨,年年此地送行频。”春明门:唐代长安有三个东门,正中的一个叫春明门。灞水是河名,河上有桥,名灞桥。唐人送客往往到灞桥话别。因此,这里送行的人非常之多而且频繁。“今年送客不复返,卷土东来避战尘。”为什么“今年送客不复返”呢?是因为今年送客特别,与往常不一样了,他们中已没有谁是送客的,谁又是被送的,他们都是一起卷土东徙去避战祸的。

这首诗平淡无奇,通俗易懂,好像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反复读之,便觉得诗中别有天地,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词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描写的事件。它描述的事件,在当时是人人瞩目、事后人人关注的重大的悲惨事件,在描写这一重大事件的诗中,这首为提纲挈领,起序言作用的好诗。此乃平中见波澜,淡中出奇绝。因此,这首诗方能列《商歌》十章之首,数百年来久传不衰,历代诗家选注时,不管十中选几,均选此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