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散曲·乔吉·[双调]水仙子·寻梅》鉴赏
乔 吉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冷风来何处香? 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这首小令寄调[水仙子],属于“双调”宫调,是元曲常用九种宫调之一,也是四调中的一种。曲牌[水仙子],来自词牌中,亦称[凌波曲]、[湘妃怨]等。这个曲牌除单独用之外,还可同[折桂令]合为带过曲,也可用于双调套曲中。它的字数定格为(北曲):七、七、七,五、六,三、三、四,共八句七韵,其中第六句可不用韵。首三句一般用鼎足对。但末节句法极差参,有作五、五、四,六、六、四,七、七、四的,也有作三句七字的“鼎足对”,不易划一。
这支小令,借咏梅抒怀,表面上写梅花,其实它处处微露失意心情。
* * * *
这支小令含有以下三层意思——
第一层(前三句):到处寻找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
这是说,在冬天里前前后后走遍了许多村庄,在溪之南北,又来来回回地多次踩霜经过。这里的“履霜”,从字面上看,就是踩霜而行。其实,作者暗用了《易经》“履霜坚冰至”之意。说履霜而知寒冬将至,寓有某些寄托。曲词接着说,最后到了杭州的孤山。即位于西湖里外两湖之间,又名“沄屿”。宋诗人、居士林逋,曾隐居此山北麓,旧时以梅著名,此泛指多梅地方。到了孤山之后,又是满山遍林地寻找,甚至“树头树底(即树之根脚)”都找了。你道,他走遍村庄,多次踩霜涉水,又到孤山满山遍树地穷寻狂找,到底寻找什么? 曲的下边两句解答了这个疑问。
第二层(中二句):寻到了——梅
冷风来何处香? 忽相逢缟袂绡裳。
一阵冷风袭来,却带来了一股幽香。这幽香来自何处?原来,突然间我遇着了淡妆素裹的美人了! 这美人哟,就是冰肌玉骨的梅花! 这里所谓“缟袂绡裳”,就是说,用白绢做的衣袖,用薄绸制成的下衣,这是作者以拟人化手法,将梅花幻成“白衣仙子”。这正是作者要到处找上寻下的迫切追索的对象。这就含蓄地点出小令的题意“寻梅”。
以下转入另一层意思,即——
第三层:(后边三句):笛凄肠断
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千方百计找到了“梅花”,兴高采烈,并乘兴饮酒,醉卧梅下。但是,被一阵寒风吹醒了,仿佛听到了凄怨的笛曲《梅花落》,因此,勾起愁情,特别在寒冬夜晚更不免惆怅满怀! “昏黄”,即黄昏,因协韵而颠倒词序。
全曲即在寒夜凄笛断肠中结束。
* * * *
这支小令以流畅的笔触,一口气完成了全曲。这里有两个特点,值得回味。
一、以隐蔽手法写梅言志
的确,这支曲词言志的手法是隐蔽的、“半掩面”式的,并不作明白宣告。从文辞上,给人一个假象,似乎纯粹实写梅花,而其实,处处流露了作者因一生潦倒而产生的对现实的厌恶情绪。这只要细细体味曲中字里行间的含蕴,特别是其中几个词语和暗用的典实,就可完全明白。比如:
履霜,语出《易经》,曲家就因为它可以借来寄托自己心情而征引入曲的。《易经·坤》有云:“初六,履霜坚冰至。”意思是说,脚下既已踏霜,堅冰必将到来,本曲用此典,是为了说明履霜而知寒冬将至,可以由目前景象引出对未来的警惕。其实,过去、现在、将来的种种不幸遭际、坎坷人生,正是“如履冰霜”。
孤山,典出宋代著名隐士林和靖(即林逋)的隐居之处。寻梅,为什么一定要寻到杭州孤山呢?我想,不会仅仅是因为此地多梅,也不是这梅特别好看,是更有深意的。但深一层因由,却是作者的“难言之隐”——由于孤山是一个避世高蹈者的好去处。作为一个长期流落江湖,啸傲山水,并自诩“江湖状元”的散曲家,当然不会不来找这个地方的,何况,他本来就是为“寻梅”而来的。
笛凄,应是“凄笛”,因为古代笛曲中就有一个表达凄怨感情的《梅花落》。这是因为作者平生就有许多怨愤积胸,在此曲中即借助“笛曲”来抒发。这算是用了一个“暗典”吧。这样,透过文字的表面,就可抓住其中的内蕴:借笛声以表惆怅之情。
二、表现手法最妙之处,突出一个“寻”字
万花凋凌,一枝独放的季节里,要找到一朵鲜花,在现实生活中,确也不易找到的。现在,要于曲中寻找具有高洁品质的梅花,当然要花更多的功夫,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方能如愿。于是,作者用曲的开头三句的篇幅,采取元曲独有的“鼎足对”写法,大事铺张,造成一种寻寻觅觅,觅觅寻寻的强烈气氛,给人烙下一个“难寻”的印象。正当,“踏破铁鞋无觅处”时,忽然一阵冷风吹来,给人带来喜人消息:淡妆素裹的、纯情的梅花仙子出现了! 这种写法,很有一点“梅花雪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的意境(姜尧章诗句),令人深感作者匠心独运,写得甚为含蓄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