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祖谋·金缕曲》原文赏析

《朱祖谋·金缕曲》原文赏析

数点篱头雨。湿年光、如尘似梦,雁声将去。惨结秋阴朦胧月,隐印苔花夕步。更著袂,清寒如许,莫费乡园丛菊泪,伴孤云、老卧沧江暮。持此意、问鸥鹭。

盈盈一水终无语。尽留连沙昏石冷、旧盟谁主。试俯清漪窥衰鬓,犹带十年尘土。剩对立,鵁鶄媚妩。 万事一身惟足懒, 又支筇、 数尽池东树。鸦阵起,为谁舞。

此词乃彊村晚年之作,地点是在他苏州蛰居之处。按《语业》编年目录,这词作于1921年,即民国十年,距疆村之死1931年还有十年。此词变悲愤为平淡,意谓就这样生活下去了,没有希望,也没有悲愤。至其艺术,则已达到十分成熟的地步。词写的是晚年生活琐事,但貌似冷漠懒散,而隐隐有轻淡的悲哀寄寓其中。

“数点篱头雨,湿年光、如尘似梦,雁声将去。”篱头数点疏雨,沾湿了年光; 这年光如尘如梦,已模糊不清; 天上鸿雁在飞叫,它一逢天寒,就飞回温暖的南方去了,你能否把我过去如尘如梦的年光带了去,省得我再回忆起这些如今已经惘然的往事,平添惆怅了。“惨结秋阴朦胧月,隐印苔花夕步。”天上月亮,为浮云所掩蔽,反映在地上,也觉得月色朦胧一片,我池边散步,脚步隐约地印在苔花上面。“更著袂,清寒如许”,秋已转深,晚上感到有寒意,侵袭着我的衣袂。“莫费乡园丛菊泪,伴孤云、老卧沧江暮。” 杜甫《秋兴》诗: “丛菊两开他日泪”。这里反用其意。意谓菊花已经开放,不要为它而引起思乡之泪了,还是安心隐居吧! 孤云,陶渊明有《咏贫士》诗云: “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暖暖空中灭,何时见余晖。”我的身世遭遇也象无人知道,无人同情的孤云差不多。我不免由它伴着,我就此这样默默无闻地一直隐居下去。杜甫《秋兴》诗: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此用其意。“持此意,问鸥鹭。”上面我说宁守孤独,坚卧沧江的意思,恐怕只有池上鸥鹭(它为隐者的伴侣)能了解我的心情吧?

下片继续上片之意。“盈盈一水终无语”,彊村戏谓国变之后,自己是“理屈词穷”,即遭遇如此,已无话可说,其实这四字隐藏着一些牢骚,《古诗十九首》: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池水未必理解我的心情,即使理解,也对我能说些什么呢? 故“无语”; 我是“理屈词穷”,也对它无语可说。故曰“终无语”。“尽留连沙昏石冷、旧盟谁主。”我在此小园中独自留连,感到“沙昏石冷”,荒凉寂寞。我以前曾有归隐沧江之志(屡见《彊村弃稿》即稿中),但有谁来主管、证实这个盟约呢? “试俯清漪窥衰鬓,犹带十年尘土。”我在池边散步,有时停步,俯身窥视,反映在水中的我,是自己的影子,自己的脸庞与耳旁衰白的鬓发,隐然看到它还带着我十年奔走的尘土。“剩对立,鵁鶄媚妩。”而今身老无俦,只有池中美丽而善意的鵁鶄水鸟和我作伴了。 “万事一身惟足懒,又支筇、数尽池东树。”如今我懒惰得很,闲散得很,也无聊得很。我只是支着手杖,一边走,一边数着池东树的根数。“鸦阵起、为谁舞。”正在意兴阑珊的时候,忽见一阵乌鸦腾空飞起,不知它为谁而起舞呢?这词表现了词人晚年的隐逸生活和懒散而略带牢骚的心情。不用绮丽的语言,不表激越的情绪,只是闲闲道来,似乎心平气静,然而绚烂而归于平淡,静谧中仍含怅惘,这是我们读疆村这类词时应注意及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