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元恺·酷相思》原文赏析

《董元恺·酷相思》原文赏析

西江代内

帘卷帘垂朝复暮,断送落红无数。想杜鹃声里人何处?春山也,留君住。秋山也,留君住。

两峰三竺西冷渡,旧是同行路。纵叮咛燕子浑无据。春江也,随君去。秋江也,随君去。

西江,旧时称流经今江西和湖北,安徽部分地区的长江为西江。详审词意,这是作者在西江地区时,代家中的妻子所写的思念羁旅在外的丈夫的一首词作。

女子寂寞地独居家中,时届暮春,她每天早晨卷起窗帘,而傍晚又垂下窗帘,苦捱时日,百无聊赖。她所见到的只有窗外零乱的落花。春意阑珊,景象凄迷,更使她的心境悲伤愁苦。这就不能不诱发出她思念丈夫的情绪。“想杜鹃声里人何处? ”“想”是领字,上阕的以下数句,都是女子想象中丈夫行役在外的情景。春末,正是杜鹃鸟啼叫的时候。古人以为它的叫声象“不如归去” 的字音,极为凄切。这句说,想来在杜鹃的悲鸣声里,不知丈夫究竟漂泊在哪里。但是,他不管在哪里,一定是很悲伤的。因为当他听到杜鹃的啼叫声时,肯定会思归,想家而不可得,能不伤心吗?词用疑问句,引起下文,表明不知丈夫正奔波何处。下面四句,两句一组,拍合问句。“春山”也“留君”,“秋山”也“留君”,所以,丈夫无法归来。这其实是说,春天,他在远方跋涉山水; 秋天,他仍然在远方跋涉山水。山程水驿,间关险阻,路途多艰,他想要回家,是极不容易的,只好滞留他乡。词用短句,节奏明快,音调和婉。尤其是用重迭复沓的形式,造成回环往复的气势,创造了丈夫在外,一年四季行进于群山叠嶂里,蜿蜒曲折的道路上的凄凉冷落的客中环境,表现了他旅况寂寞,思归的意绪时时萦绕心头,但又无法归来的缠绵凄恻的心情。词题是“代内”,替妻子抒发思念征夫的情感。这四句即是妻子设想丈夫漂泊他乡的情景,同时,也含蕴着女子盼归的情致,婉曲含蓄,韵味悠长。

换头,女子由与丈夫的离别回想起他们过去令人难忘的欢聚。两峰,指南高峰、北高峰。三竺,指上天竺、中天竺、下天竺。西泠渡,也是地名。下片首句一连串地点出杭州西湖的几个风景名胜点,虽然没有进行具体形象的描绘,但它们清秀明丽的景色仍然浮现在我们的眼前。它与下一句“旧是同行路”搭配,立即可以让我们想象到,当年,女子和丈夫偕游西湖,尽情观赏各处名胜的优美风光,景色纷呈于前,感到无比快乐。然而,这已经成为过去的事情。现在,丈夫长期淹留他乡,即使想重游西湖亦不可得。但愿他早日归来,而他迁徙四方,无法给他传递书信。“纵叮咛燕子浑无据”,纵使是嘱咐春来秋去的燕子捎带口信,如在来往的途中遇到他,请他早早归来,但这简直没有任何可靠性。他究竟何时才能归来呢? “春江也,随君去。秋江也,随君去。”仍然采用重迭复沓的语言形式,以江水一年四季不断流逝,一去不返,暗喻征夫归期难以逆料;同时,也以江水的绵长,象征女子思念丈夫无穷无尽的情思,设词巧妙,含思婉转。

作者旅居西江地区,思念远在杭州的妻子。但此词不是从自己“思内”的方面写来,却从“代内”的角度出发,描写她独居家中,思念征夫的情意。显然,此词采用的是“从对面写来”的构思方法,表现自己的情感,极为真挚深厚,生动亲切。词牌《酷相思》,词即写夫妻间的离情别绪。可见,作者灵活地承用了早期词牌和内容相吻合的特点。词在形式上是为他人捉刀代笔,所以,纯以想象为词,但无不切合其人物身份,景物特征,情感境界,也写得活灵活现,声口逼肖。还有,上下片的后半都运用重叠复沓的形式,融绵邈凄恻的情思于舒缓的、一唱三叹的文势中,使词的格调悠扬,韵味醇厚,读来感人至深,具有一定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