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双卿·惜黄花慢》原文赏析
孤雁
碧尽遥天。但暮霞散绮,碎剪红鲜。听时愁近,望时怕远,孤鸿一个,去向谁边?素霜已冷芦花渚,更休倩、鸥鹭相怜。暗自眠。凤凰纵好,宁是姻缘? 凄凉劝你无言。趁一沙半水,且度流年。稻粱初尽,网罗正苦,梦魂易警,几处寒烟。断肠可是婵娟意,寸心里、多少缠绵!夜未闲。倦飞误宿平田。
贺双卿是清初一位很不幸的女词人。雍正十年(1732),年十八,嫁与樵家子周某。周某长双卿十余岁,极为暴虐,其母——亦即双卿的婆婆也十分凶恶。双卿貌美而多才,性情柔顺而体弱,在夫家终因不堪虐待,劳瘁至死。这首词咏“孤雁”,据说双卿“暮时左携帚,右挟畚,自场归,见孤雁哀鸣投圩中宿焉,乃西向伫立而望。其姑自后叱之,堕畚于地。双卿素胆小,易惊,久疾益虚损,闻暗响即怔忪不宁,姑以此特苦之,乃为孤雁词”(《西清散记》卷三)。古代诗词里有不少咏孤雁之作,但象这样婉曲地寓写了封建制度及封建礼教重压之下一位普通劳动妇女之悲惨命运的作品却不经见。清代词论家陈廷焯说:“读完令人泣下数行。”(《白雨斋词话》卷五)可见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词的开始描绘了一个美丽的黄昏。远处是碧色的晴空,晚霞如剪碎的罗绮一般红艳而鲜明。在这背景下出现的孤雁与环境是很不协调的。作者似有意如此布局,以示它的出现很不适宜:给美丽的黄昏染上几分凄凉。“听时愁近,望时怕远”二句,写出了作者看见孤雁时的特殊心情,因怕它的哀鸣而愁它飞近,因同情它的孤零无依而怕它飞远。这孤雁却也似在凄苦徬徨,不知飞向何处是好。至此,作者正面接触词题,而着重抒写孤雁的凄苦徬徨的心理。在古代民间词中以鸟类为题材的作品往往用拟人化的方法,使它与作者对话,如敦煌曲子词《鹊踏枝》的灵鹊和宋代无名氏的《御街行》的孤雁,写主体与它们直接对话,以特殊的方式表达了主体的情绪。双卿也采用了这种拟人化的方法,而与孤雁相互对话。为何徬徨呢?孤雁说,水渚的芦花丛已盖上了寒霜,无法在那里生活了,不需要鸥鹭等辈来可怜,自己已习惯孤眠,仙鸟凤凰高不可攀,不可能与之结为好的姻缘。这就是它依然孤独地离开芦花渚的原因,但今后的去向又颇难定。通过自诉,孤雁的高傲性格和不幸身世已表达出来了。词的过变与上阕紧密衔接,词意不断。主体听了孤雁的自诉,甚表同情,她以处逆为顺、自我忍受的人生哲理来相劝,劝它最好默默无言,只要有维持生命的最低生活条件——一沙半水便忍耐地度日了。这反映了主体的人生态度。孤雁再次诉说苦衷:稻粱已没有了,只有几处寒烟,还经常耽心弋者网罗的捕捉,零丁孤苦,胆战心惊,所以只得离开那个贫乏而险恶的环境。现在对于孤雁的徬徨可以理解了:它留恋故地,情意牵连,但不得不离去,而又走投无路,到了一种绝望的困境。“婵娟”此指情意牵连之状,出自南朝文人江淹《去故乡赋》“情婵娟而未罢,愁烂漫而方滋”。结果这只孤雁的命运更悲惨了。入夜后它飞得太疲倦,不择地而落下,谁知误宿在荒野的平田。这里竟连“一沙半水”也没有,“哀鸣投于圩中”,它必将因困倦饥寒而死去。词的结尾虽未写出这层意思,但已经暗示这悲剧的必然了。
此词的寄托之意是较为明显的。孤雁的贫乏险恶环境,凄苦徬徨的心情,因走投无路而误宿平田的悲剧命运,这些正是作者自己一生的写照。它以咏物方式和拟人方法表现出来便生动形象,词意细腻婉约,而且层层深入。前人从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观点来理解此词,认为词旨“悲怨而忠厚”,这是误解。事实上词中的悲怨之意已达到惊心动魄的程度,它是普通贫苦妇女身陷绝境的最后的呼声。我们可以想见作者双卿竟如这只孤雁一样在“平田”结束了悲苦劳瘁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