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庭筠·谒金门》原文赏析
双喜鹊,几报归期浑错。尽做旧愁都忘却,新愁何处著。
瘦雪一痕墙角,青子已妆残萼。不道枝头无可落,东风犹作恶。
王庭筠才高一代,名重当时,而一生仕履却坎坷偃蹇,迥不如意。进士及第后,本期能在朝中供职,却授地方州县佐员,郁郁穷年,因而颇多流落不偶之感。元好问在《王黄华墓碑》文中记述他这种境遇说:“公早有重名,天下士大夫想望风采,谓当一日九迁,乃今碌碌常选,限于贤愚同滞之域,簿书期会,随俗俯仰,殊不自聊。”王庭筠在明昌年间虽一度入朝为翰林修撰,不久又因赵秉文案而受无辜牵连,被捕下狱,后贬为郑州防御判官,泰和元年虽复为翰林修撰,而翌年这位文学家便去世了。由于长期困顿下僚,又远离京邑和家园,因而在他的诗词篇什中,多有羁旅飘泊之感。在《凤栖梧》中,词人以王粲自比,又慨叹“故国三千里,南来北去人老矣。”这种情怀泛溢在他的许多作品之中。从这种总的心态来理解黄华词,方能悟出其中意蕴。
这首《谒金门》委婉细腻地写出了亲人对宦游在外的词人的殷切盼望,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孤寂幽洁的情怀。上片是想象家中妻子盼他归家而又不断失望的复杂心理状态。本是词人思归心切,却从对方写来,凭空领起。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心理中,喜鹊象征着喜庆、吉利,喜鹊登枝,谓有喜事到来。而一对喜鹊临门,使闺中人以为是报道丈夫远方归来的喜讯。“双喜鹊”,不正是夫妻欢聚的预示吗?而“几报归期浑错”,使闺中人大失所望,“几报”正表明闺中人不断地盼望,而又不断地落空。词从喜悦氛围一下子跌入到失望与愁苦之中。寥寥九个字,所表达的情感内涵是十分复杂的,并且起伏变化,一波三折。有了这两句垫高拽满,三、四两句,方显得极为自然,把心中的愁苦之情抒写得淋漓尽致。正因几度盼望,几度落空,心中的愁苦郁积累累,无法承受。旧愁太多,已经不断地忘却、抛开,而新愁又不断袭来,给人带来无限惆怅、失落之感,使人觉得没有着落,如同李易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心境。这种心理状态又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着的,旧愁虽然渐忘,新愁却源源而来,揭示内心世界可谓真切生动。
如果说上片重在写情,直接抒发心中愁苦,而下片则借景言怀,在梅花的意象中投射进自己的人格与襟抱。庭筠处世外似温和,实则孤傲,诗词篇什中常常流溢出幽独孤峭的情韵。王安石《梅花》诗云:“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瘦雪”一句,似由此化出,却又返用其语,以“瘦雪”形容梅花,把梅花的高洁幽峭,描绘得极富神韵,造语非常清新。这里不是泛泛的梅花画像,而是词人幽寂孤高人格的外化。而孤处墙角,也正是词人寄身偏远,零落栖迟的处境的写照。“青子”句,是说梅花虽已凋残,而所喜枝头已萌生青青梅子,使人感到一苞生机,在幽寂中看到希望所在。“不道”两句,又跌入悲凉之中。词人感到孤寂凄凉,皇恩不到,无人问津,却又言“不道”,看似排遣自慰,实则倍加凄凉。东风作恶欺花,喻朝中有人妒嫉排挤。当时文士中颇有人妒庭筠之才,章宗欲召庭筠入朝,曾为朝臣所阻,事见《金史·王庭筠传》。可见,“东风作恶”是有所指的。
这首词风格幽峭,含蕴深曲,结尾处更使人感到余韵悠远。况周颐颇为称赞这首小令,他在《蕙风词话》中说:“金源人词伉爽清疏,自成格调,唯王黄华小令,闲涉、幽峭之笔,绵邈之音。《谒金门》后段云:‘瘦雪一痕墙角,青子已妆残萼。不道枝头无可落,东风犹作恶。’歇拍二句,似乎说尽‘东风犹作恶’。就花与风之各一面言之,仍犹各有不尽之意。”另外,这首词意脉曲折回环,却又含而不露,断处实续。“双喜鹊”以下四句,喜愁交并,希望与失望更迭,波澜起伏,极尽曲折。虽是小令,所蕴含的情感厚重而又复杂。在表情方式上,直抒胸臆与象征寓托两种手法交替使用,互为补充。上片三四句直写愁绪之无已,下片以梅花为自己人格与襟怀的象征,揭示了愁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