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氏·踏莎行》原文赏析
香罢宵薰,花孤昼赏,粉墙一丈愁千丈。多情春梦苦抛人,寻郎夜夜离罗幌。好句刊心,佳期束想,甫愁春到还愁往。消魂细柳一时垂,断肠芳草连天长。
香而“罢”薰,花而“孤”赏,从这两个字眼中,就已透露出词中女主角(联系下文“寻郎”两字可知)慵懒无聊和孤独落寞的心境。而“宵”则不想薰香,“昼”则只能独游,更暗示了她整日整夜的不愉快意绪。室有薰香之器具,院有纷开的鲜花,又告诉我们,她生活在一个富贵华丽的物质环境中,可精神却又十分的空虚:合以上三层意思,那就是柳永《定风波》词所说的:“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什么事情都模模糊糊,提不起兴致来)。”由此可见,开头八字,真是字字都“派用场”,毫不“浪费”。那末,何以会造成这种情况呢?“粉墙一丈愁千丈”就揭示了答案。原来,一道“粉墙”竟隔断了她与恋人之间的联系。“粉墙”,在这里只是一个象征性的事物,它所象征的实际内容可以是封建礼教的阻隔,也可能是情郎已经外出;总之,词中这位女性,此刻只能被关闭在院墙之内,变成了一位独居深院的“闺妇”(这个“闺”字,就包含着“土墙之内”的涵意)。但“粉墙”虽只“一丈”,可它的“魔力”却是十分巨大的——《西厢记》中张生不就感叹过“粉墙儿高似青天”吗?所以词情至此我们便可明白,前两句中的无聊落寞,盖由离别与相思所引起焉。然而此还仅是第一层次的意思。其第二层次的意思更在于:粉墙虽有“一丈”,而我之“愁情”却远不止一丈——它还要“广大”一千倍;因而“千丈”之愁毕竟是“关不住”的,它要“溢”出院墙,“寻郎”而去。因此下文“多情春梦苦抛人,寻郎夜夜离罗幌”中,她的“灵魂”因要重觅昔日的温情以及那位“梦中人”,竟至飞出了“罗幌”与“粉墙”,夜夜追寻“他”而去!这是“痴语”,又是“苦语”,一以见出她的痴情,二以见出她的愁苦;在“春梦”二字中我们得以窥知她昔日与情郎的温馨恋情,而在“寻郎夜夜”之中我们又深感她今日心境的万分愁闷。故而“粉墙一丈愁千丈”一句,既交代了前文慵懒落寞的原因,又生发出后文眷眷相思之深情。五句连在一起,充分显现了这位闺妇的痛苦心态:醒着时,极端孤寂;只有做梦时,才能让灵魂飞出重围,去“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苏轼《水龙吟》);而更为令人不堪的还在于,即使在这片时的“春梦”中,那位情郎却又“抛人”而去!这就怪不得她要“愁千丈”了!
下片宕开一笔:“好句刊心”;又收回一笔:“佳期束想”。意谓:昔日你(指情郎)写给我的深情佳句犹时刻铭刻(“刊”,刻也)在我心头;而再要盼望相会的佳期,却已成了泡影(“束想”,断绝希望)!底下紧接一句“甫愁春到还愁往”则又是一句愁极怨极的“苦语”。先说前半句“甫(刚刚)愁春到”。春天明明是美好的,可她却为何要“愁春”?原因即在于“惨绿愁红”,尽是惹起自己相思之苦的触媒也,缘此她就怕见春天。再说后半句“还愁往”,她又为何要忧伤春天的逝去呢?原因即在于“流年似水”,自己的青春又要白白流驶掉一截。所以她既怕见春天的来临,又害怕春天的飞逝,说来说去,还是一种寂寞悲苦的心态在“作怪”。而在这上面三句之中,作者共用了两次“吞吐”、“伸缩”的写法:头一次“好句刊心”与“佳期束想”之间形成了一“吞”一“吐”,使那女子的刻骨痴情与恋人的毫无音讯,形成为强烈的对比,从而“凸现”她今日心态之无限愁苦。第二次是“甫愁春到”与“还愁往”之间,也形成了一“缩”一“伸”的关系,表现出她“无时不愁”与珍惜“春天”的深愁浓情;且又因他把这两层看似矛盾而实质“统一”的意思“浓缩”在一句之中,所以更显得愁情绵长、无法摆脱。在完成了上述两次“吞吐”与“伸缩”之后,作者紧接以“消魂细柳一时垂,断肠芳草连天长”的“景语”,收到了“末句最当留意,有‘有余不尽’之意始佳”(张炎《词源》)的艺术效果。我们知道,“细柳”与“芳草”在古典诗词中,向来用作为“离情”的象征(如温庭筠《菩萨蛮》:“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而作者不仅在“细柳”之下加以“一时垂”、“芳草”之下加以“连天长”的描述(其中均含主观色彩),更在其前直接冠以“消魂”与“断肠”的“点睛”之辞,则其心境之愁苦与难堪,就分外显得“突出”与“明朗化”了。另外,我们也都明白,“细柳垂”与“芳草长”的景色,本是一种美妙如画的景色,它足以引起一般人的“赏心乐事”之感;可是作者却在这里“另派用场”,使它成为写“愁”的反衬,这又是一种“以乐景写哀”的妙法。此点也值得一提。
总观全词,它既选用了一批温馨绮美的意象和字面,如花、香、春梦、情郎,好句、佳期等等,又选用了一批哀怨伤感的意象与字面,如愁、苦、消魂、断肠等等,两相组合,再贯注以缠绵宛转的恋情和愁绪,就塑造出了一种既“绮”且“怨”的“哀怨”情调的词境,着实令人反复咀嚼而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