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齐贤·水调歌头》原文赏析

《李齐贤·水调歌头》原文赏析

过大散关

行尽碧溪曲、渐到乱山中。山中白日无色,虎啸谷生风。万仞崩崖叠嶂,千岁枯藤怪树,岚翠自蒙蒙。我马汗如雨,修径转层空。

登绝顶,览元化,意难穷。群峰半落天外,灭没度秋鸿。男子平生大志,造物当年真巧,相对孰为雄。老去卧丘壑,说此诧儿童。

此词与《大江东去·过华阴》当作于同年秋天。如果说前者是词人初到陕西而对华山的向往带有李白式的仙幻色彩,那么这首《水调歌头·过大散关》则更多地写旅途观感,表现大自然的奇景壮观,抒发其“男子平生大志”的豪迈情怀。

上片先写行程:“行尽碧溪曲,渐到乱山中。”移步换形,曲水与“乱山”对举,相映成趣,各有风味。水行舒缓,山行艰难,遂从轻松舒缓的节奏过渡到艰难险峻。“山中白日无色,虎啸谷生风。”二句大笔落墨,写山中气象,有色有声。这里秦岭峻峙,峰峰相连,道路中穿一线,山路崎岖,林木茂密,以至太阳光透不进去。“无色”形容秋日惨淡无光,是从视觉的淡弱来强调的,而且在大白天里可以听到虎啸,随着虎啸,深谷里吹来阵阵阴风,令人不寒而憟。何以有如此声色?抬望眼便知:“万仞崩崖叠嶂,千岁枯藤怪树,岚翠自蒙蒙。”脚下万丈悬崖,头顶奇峰突起,远处山崖重叠,气势磅礴,其间千年枯藤缠绕着参差纠结的老树,形状千奇百怪,足见山崖之险峻,道路之崎岖。而“岚翠自蒙蒙”一句则笔姿空灵,写出一种莫测高深,引人遐想的情境。“我马汗如雨,修径转层空”二句,写词人骑马登山的情状。狭长的山路千回百折,直上云端,骑着马在这样的途程上行进,显得加倍艰难,须要花费大量的体力,所以弄得马大汗淋漓,疲惫不堪。上片收束时,我们仿佛看见密林深山中一位旅行者匆匆攀援赶路,单调的马蹄声伴随孤独的身影渐渐远去,留下富有动感的余韵。

下片借景抒情。“登绝顶,览元化,意难穷。”经过一番艰苦的攀登终于到达了山的“绝顶”。“元化”即“造化”,指大自然的发展变化。登高望远,兴味无穷。这“意”有丰富复杂的内容,一时难以说尽。“群峰半落天外,灭没度秋鸿”,由于站在山顶,景观就显得高远辽阔,群山连绵,一望无际,一直延伸到很远的天边。一行秋雁飞向远方,渐渐地模糊了词人的视线。这种凝神的观察,刻画了词人若有所思的内心世界。面对江山奇景,他想到的是“男子平生大志,造物当年真巧,相对孰为雄。”从攀登山路时的艰难,到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胜利喜悦,引发了作者以“男子平生大志” 与“造物”比试高低的想法: 面对大自然奇妙的创造力和磅礴气势,词人以征服者的身份发出豪言壮语,表现克服困难取得胜利后的激动情怀。这三句虽写得朴实无华,但其中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值得玩味。“老去卧丘壑,说此诧儿童。”词以十分乐观而自负的口气记下此时深刻的感受。说明这段不平凡的经历,作家一辈子也忘不了,即使将来老了,把它告诉给晚辈们,他们也一定会感到惊奇! 过大散关的艰苦旅程就在这一声告诉未来人的轻松心声中结束,表现了词人自强自信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平生大志”。此词在写登临览胜题材的词作中自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