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因·念奴娇》原文赏析
忆 仲 良
中原形势,东南壮、梦里谯城秋色。万水千山收拾就,一片空梁落月。烟雨松楸,风尘泪眼,滴尽青青血。平生不信,人间更有离别。
旧约把臂燕南,乘槎天上,曾对河山说。前日后期今日近,怅望转添愁绝。双阙红云,三江白浪,应负肝肠铁。旧游新恨,一时都付长铗。
这首词,尽情倾吐了对亡友王庭钰的忆念,情深意切,真挚感人。王庭钰,字仲良,江西上饶人,善画。词从梦境写起,杜甫《梦李白》诗说:“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忆念不已,故积想成梦。千里梦魂,来到了中原东南方的谯城,却只见一片悲凉的秋色。谯城,今安徽亳县,当是仲良墓地所在。接下来,“万水”二句,写梦醒以后,梦中历历的万水千山顿时消失,唯见西坠的斜月,照着空荡荡的屋梁。“空梁落月”,用杜甫《梦李白》“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诗意,而意境稍有不同。杜诗梦中得见李白,梦醒后音容仿佛犹在; 而本词梦中只见一片秋色,梦醒唯余死一般的寂静,故用“空梁”二字,传达怅惘之情。“烟雨”三句,是回思梦境?是悬想之辞?都可以。凄凉的秋色,迷蒙的烟雨,阴森的墓地,是谁在悲泣,哭得那样哀伤,“泣尽继之以血”?是作者的梦魂?是仲良的亡魂? 所泣何事?是生死路隔,知己难得?是壮志未酬,死不瞑目?松楸,两种乔木,多植于墓地,故常用作坟墓的代称。青青血,即碧血,传说周大夫苌弘冤死,三年血化为碧。“平生”二句,一声喟叹,结束上片: 写尽离别之惨苦。
过片以后,痛定思痛,追忆旧游,悲歌新恨。“旧约”三句,想当初,知己临别,曾郑重订约,相期重会于河北,共游于京都,搏取功名,施展抱负,此情此志,河山可证。把臂,挽臂,表示亲密。燕南,指河北南部,这里指作者的家乡保定容城。仲良旧约,应是先到容城相访,然后共游京都。乘槎天上,晋张华《博物志》说,天河与海通,有人曾乘槎(木筏)到达天上。在文人诗词中,常把朝廷比作天上,故乘槎天上,即是说青云直上,功名得意。曾对河山说,极言旧约之郑重。“前日”二句,当初相约之期,今已临近; 怅望天涯,人在何处?后期,后会之期。“双阙”三句,北瞻京都,红云缭乱; 乘槎天上,言犹在耳。南望江南,白浪渺茫; 旧游之地,人已杳然。纵然是铁石心肠,也受不了此时此情。双阙,指大都,今北京。红云,祥云。三江,指江南,是仲良曾居曾游之地。王勃《滕王阁序》写南昌形势时说“襟三江而带五湖”,仲良是江西上饶人,距南昌不远。最后二句,是说当年的交游之情,而今的长别之恨,一齐涌上心头,“此情无计可消除”,只能一起寄托于弹剑悲歌之中。长铗,即长剑。战国时冯谖作孟尝君的门客,每因待遇不平,就弹剑作歌:“长铗归来乎……。”结尾用这个典故,含有为仲良未尽其才而死的遭遇鸣不平之意,更增加了长歌当哭之痛。
伤悼之作,宜拙不宜巧。其感人与否,全在于作者本身感情之深浅真伪。这首词,作者尽情地倾吐自己的失友之痛,字字从肺肝中流出,读之令人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