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磵·浣溪沙》原文赏析

《王磵·浣溪沙》原文赏析

梦中作

林樾人家急暮砧,夕阳人影入江深,倚栏疏快北风襟。雨自北山明处黑,云从白鸟去边阴。几多秋思乱乡心。

明昌中,王磵因才德被举授为鹿邑(今河南鹿邑县西)主簿,这首词可能即作于此时。

词以“梦中作”为题,按欧阳修《梦中作》诗云“酒阑无奈客思家”,此词主旨亦近于此,言思乡之情切也。首句以林荫深处传出的砧声起兴。砧即捣衣石,古代妇女每逢冬季来临之前,要为征戍在外的亲人赶制寒衣,制衣的布帛须先置于砧上,用杵棰之使其平软。因此,秋砧在古诗词中每和乡愁相关连,如庾信《夜听捣衣》诗云“秋砧调急节,乱杵变新声。……倡楼惊别怨,征客动愁心”、李白诗云“谁怜明月夜?肠断听秋砧”等。二句由“林樾”移到江边,而捣衣“人家”亦过渡为听砧之人,此伫立江畔之人即全词之主,所谓“伤心江上客,不是故乡人”(唐卢僎《南楼望》诗句)是也。首句即已点明“暮”字,则二句中的“夕阳”不只是交代时辰而已。自然界的物色和人心原有同构互应的关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太阳的兴歇犹如万物动息的号令,而由动入息的夕阳则最能调动、集中起一切归思。《诗·王风·君子于役》云:“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说明日夕之际最能牵惹思归情怀。以低回留连之夕阳和形孤影单的客子,各自本已楚楚可怜,而它们同映在江水之中,互相依偎,融成一片,又当是如何情味!故“入江深”三字,可说是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一、二两句已由砧声引出一凝睇远眺之人,三句则顺流而下抒写客中之思。“倚栏”句似直书放怀远望之快意,实际上又是用事。“北风襟”典出东汉王粲《登楼赋》:“凭轩槛以遥望兮,对北风而开襟。”《登楼赋》为赋中写归思的名篇,按赋里接着便有“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勿禁”等句,可见词人着意处仍在表现乡思的急切和深沉,所谓“倚栏”,不过是远望当归罢了。

过片承上,写倚栏之所见,而江上之景忽又转晴为阴。雨黑、云阴,谓暴雨将至。适才说夕阳绚烂,此处说雨云忽来,可见江上天气,瞬息万变。前人写江景多注意到此等奇特景观,如唐韩偓《江行》诗云“云含黑雨日西边”,宋王安石《江上》诗云“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回”等。此处写景忽作转折,正可见风色之堪忧。诚如宋蔡襄《梦中作》诗所云:“天际乌云含雨重,楼前红日照山明。”于乍阴乍晴的莫测变化中,未始没有对世事反覆的某种隐忧在。更何况这秋天的风风雨雨,使人油然而生迟暮之想。至此,景既由晴倏而转阴,情亦由疏快翻作悒郁。结尾处以秋思和乡心扰作一团,正是由物色变化而引起的纷乱心绪。全词仅六句,却能情景相生,对内心波澜作如此深入的观照,其运思用笔是颇值得取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