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忆秦娥》原文赏析
花如雪,东风夜扫苏堤月。苏堤月,香销南国,几回圆缺?
钱塘江上潮声歇,江边杨柳谁攀折?谁攀折?西陵渡口,古今离别。
这是一首月下怀人之作。词人过去在西湖月夜也许曾有过一段爱情故事,而今旧地重游,月色如水,伊人渺渺,触景伤情,于是写下了这首小词。
上片写重游故地的惆怅。首二句以比起,先以雪比花。暮春时节,苏堤上的桃花和柳絮飘落在堤上。月明之夜,洁白的月光洒落在花上,点点落花仿佛是一层薄薄的雪。接着又以花喻月,夜间一阵风来,堤上的落花被风扫去,使人感到仿佛风把月光也扫去了。月是不能“扫”的,这个“扫”字用得十分巧妙,其中既有由视觉到感觉的通感作用,又有由互喻联想的暗暗传递,使人对花、月不能分辨,觉得扫的不是花而是月了。紧接着作者更以花喻人,点出诗旨。风“扫”花,言花“香销”,“香销”玉殒,是暗指人逝。“南国”,是人逝之地;“几回圆缺”,指人逝已久。而堤上月色依旧,怎不令人悲怆!
下片采用逆入法,写对离别的追悔。“钱塘江上潮声歇”,点出送别的时间。钱塘观潮是杭州的绝景。吴自牧《梦粱录》云:“每岁八月内,潮怒胜于常时,……十八日最为繁盛,二十日则稍稀矣。”“潮声歇”,言离别是在秋天。“江边杨柳谁攀折”?言在钱塘江上折柳赠别。明明是自己赠别,却要反问一句,因这一别竟成了永诀,反诘中含有无限自责、追悔之意。第二个反诘,则语意更为沉痛,人已永逝,再无离别,还有谁来攀折呢?“西陵渡口”是离别之地。这里的“西陵”,既是实指钱塘江上的渡口西兴,也是即景取材,一语双关,指西湖上的西陵。张岱《西湖梦录》说:“西泠桥,一名西陵,即苏小小结同心处也。”苏小小是南齐钱塘名妓,自称“西陵苏小小”。《苏小小诗》云:“妾乘油壁车,郎跨青骢马。何处结同心? 西陵松柏下。”沈原理的《苏小小歌》曰:“……西陵墓下钱塘潮,潮来潮去夕复朝,墓前杨柳不堪折,春风自绾同心结。”这是挽合苏小小的爱情故事,言西陵渡口的离别是生死永别,也不用攀折柳枝去绾同心结了。疑赠别之人,可能亦为一青楼女子,故全诗写得扑朔迷离,使这首小词如古篇中之“无题”诗,似现代诗中之“朦胧诗”,而具有一种朦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