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砧今何在|原文|翻译|赏析|鉴赏

蒿砧今何在

(古绝句四首之一)

蒿砧今何在?

山上复有山。

何当大刀头?

破镜飞上天。

这是一首思妇诗。全诗四句,两问两答。构思巧妙,耐人寻味。第一句,“蒿砧今何在?”蒿,又作“稿”,稻草。“砧”斫物时垫在物下的木头。 “蒿砧”古代罪人被斩的时候,以稿为席,伏在砧上。行刑者用鈇(大斧子)去斫罪人。因而,稿、砧、鈇三者有连带关系,提及其中两物,第三者——鈇(斧)——就会被自然地联想到。这一句以“蒿砧”隐去“鈇”字,又因为“鈇” (fu)与“夫”( fu)同音,便借这隐语指夫。这一句是问:夫在何处?第二句,“山上复有山。”这是将“出”字拦腰截断,分作二字。回答上一句的问话,言夫外出了。第三句,“何当大刀头?”“何当”,何时的意思。古时刀头常有环。 “大刀头”是以刀头代指环。 “环”与“还”( huan )谐音,实则借此指还。这一句又是问:夫何时还归?第四句,“破镜飞上天。”破镜:这里为弦月。直意为弦月升起来的时候。是在回答夫归于何时。

这首诗分作两层意思,一问一答为一层,诗意逐层深入。第一层中,蒿、砧、铁三缺一,思妇就此自然地发问: “铁(夫)去了哪里?问中表现了思妇生活中的缺憾。是有感而问,为感为问。“ 出”字不是两个“山”字的合体字,却硬截作两字。两个“山”字相叠,在组成“出”字形体的同时也构成了这样一个意境:山连山, 山外山,妇与夫山山远隔。好象写的是夫妇间的远隔离,其实则是为表现为夫牵至远方的思妇情思。有所思,乃在千山外。情丝绵绵,不绝如缕,将苦苦思妇情展现出来。相思情如何了?惟有盼夫归。于是,在诗的第二层中思妇又问:夫君何时归?答曰:夜半弦月飞升时。镜子是妇女身边的常用之物,但夫君不在,镜中无辉,思妇无心自顾。夜晚孤灯独挑寂寂难眠,镜中空映半轮孤月,当圆不圆!很自然,触景生情的思妇将满腔情思对月倾吐,愿长天一月带走她的情思,愿远在他乡的夫君仰望弦月,通晓她的心意,早上归途。在这里,被比作破镜的弦月既是思妇寂寂情的托物,又是思妇未圆盼圆的心态,更是思妇团圆的信物。人有离合的悲欢,月有圆缺的阴晴,待他日,夫妻重圆,月圆花好。从字面上看,破镜升空当得飞,而这个“飞”字用得妙。思妇的那番情意怎不令月飞,惟飞才可思妇意!这个意境将思妇情推向了高潮,归结为一点——盼夫归!

这首诗是以思妇的口吻写的,写的是夫,但通篇无不浸透思妇情。全诗文字简练,句句用隐,手法委曲,但欲隐则愈彰, 其色愈淡,其笔愈简;其情愈浓,其意愈切。以此增益诗情,韵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