拊缶歌
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经过,据《汉书·杨敞传》记载:杨恽,字子幼,杨敞第二子,华阴人。汉宣帝时,霍氏谋反,恽以先闻,封平通侯,迁中郎将。恽居殿中,廉洁无私,然自矜其能,又好发人阴私,因此树敌甚多。与太仆载长乐相失,长乐上书告恽罪,免为庶人。恽既失爵位,家治产业,起宅室,以财自娱。岁余,其友人孙会宗以书柬戒之,为言大臣废退,当阖门惶惧,为可怜之意,不当治产业、通宾客、有称誉。杨恽报孙会宗书云: “窃自思念,过已大矣,行已亏矣;长为农夫以没世矣。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不意当复用此为讥议也!夫人情所不能止者,圣人弗禁。臣之得罪已三年矣。……酒后耳热,仰天拊缶而歌呼乌乌,其诗曰: (略)后岁余腰斩。
“拊缶歌”:直译就是敲击瓦器唱的歌。秦人歌唱借此以应节拍。李斯《谏逐客书》中有“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可证。
从上文介绍中,可知杨恽是维护中央统一,反对分裂阴谋的。当然他是忠君的,他廉洁无私,遵奉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教导。生性刚直,对被诬免官“内怀不服”。这都是他后来被诛杀的根本原因。
《拊缶歌》共分两层:前四句叙述在南山耕种, (“田”用作动词, “耕种”之意),因不善耕种,弄得田地荒芜,没有收成,种一顷豆子,没有收获,只长出一堆豆秸。 (萁:豆秸)。结尾两句说:人生当及时行乐,等富贵到什么时候!前后意思连贯不甚紧密。前四句是以耕种没有收获比喻从政无政绩。杨恽既不肯同流合污,又无力改变现状,实在痛苦,他宁可不等这种富贵,归田长为农夫才有真正快乐!这同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近似。但充满积极用世者壮志未酬的愤慨,充满批判精神。
这诗用了一种较隐晦的象征手法,全诗节奏鲜明,前四句是整齐的四言,后两句是散文化的五言,似是脱口而出。前后两层跳跃间隙较大,有“欲言又止,不便深说”的一种压抑感,为政“廉洁无私”要受诬告,脱离政界“长为农夫”种地“有称誉”也不行, “不意当复用此为讥议也”,他预感到大祸临头。所以我们对杨恽诗中因情绪压抑而产生的晦涩不必多所指责,相反,对他的批判精神、抗争精神应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