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广陵于马上作|原文|翻译|赏析|鉴赏

至广陵于马上作

观兵临江水,水流何汤汤!

戈矛成山林,玄甲耀日光。

猛将怀暴怒,胆气正纵横。

谁云江水广?一苇可以航!

不战屈敌虏,戢兵称贤良。

古公宅岐邑,实始翦殷商。

孟献营虎牢,郑人惧稽颡。

充国务耕植,先零自破亡。

兴农淮泗间,筑室都徐方。

量宜运权略,六军咸悦康。

岂如东山,悠悠多忧伤。

这首诗是曹丕征东吴军至广陵于马上作的一首抒怀言志的诗。

曹丕篡汉称帝之后,起初也欲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所以在公元224年、225年两次率大军伐吴。第一年是秋九月, “魏文帝出广陵,望大江,曰: ‘彼有人焉,未可图也。’乃还。”(《三国志·吴志·孙权传》)第二年是冬天,《孙权传》注引《吴录》曰: “是冬魏文帝至广陵,临江观兵,兵有十余万,旌旗弥数百里,有渡江之志。权严设固守。时大寒冰,舟不得入江。帝见波涛汹涌,叹曰:‘嗟平!固天所以隔南北也!’遂归。”本诗就是作于第二次至广陵之时。我们可以说,这首诗是曹丕军事行动失败之后的自我解嘲。但是就诗论诗,这还是一首比较优秀的作品。正如清人沈德潜所说:“本难飞渡,却云一苇可航,此勉强之词也。然命意使事,居然独胜。”(《古诗源》卷五)

“观兵”六句是诗的第一层,极力夸说兵力之强和士气之盛,反衬下文不用兵之“仁”。 “观兵”一联开篇,气势极雄阔,突出了江水之浩浩汤汤,衬托了军力之强犹如江水之浩荡。下四句写武器之精、士卒之多、将官之勇、气势之豪。真实地描绘出了军阵之严整和士气之旺盛。

“谁云”以下四句是本诗的转折之处。前二句承上,有如此强大的军队,似乎渡江乃弹指之事。辽阔的江水,只需一苇可航。这里是化用《诗经》“谁谓河广?一苇航之”的句意,但妥贴恰切,不着痕迹。下二句启下作一大转,提出不战而屈敌的主张。曹丕虽是在掩饰自己军事行动的失败,但是提出“不战屈敌虏”的主张客观上还是有益于人民的。这大概就是沈德潜“命意”之“胜”的所在吧?

“古公”以下八句是第三层。前六句诗人引古代的一些史事来具体证明所谓“不战屈敌虏,戢兵称贤良”的主张。无论是古公亶父、孟献子,还是赵充国,在诗人的眼中都是古代“戢兵”的“贤良”。后二句诗人水到渠成地提出自己要“戢兵”,让军队在淮泗间兴农屯田。这八句中前六句分列三个典故说明一个道理,语势激扬如滚珠,不仅加强了“不战”一联的说服力,而且使诗之节奏更加缜密,句势更加纵横激越。这大概也就是沈德潜“使事”之“胜”的所在吧?

后四句收束全篇。前二句是对自己罢兵的解释,认为这是“量宜运权略”,故而“六军咸悦康”,实则是无可奈何的自我解嘲。后二句又用《诗经·东山》诗之典。因为《东山》据说是写周公东征的,大约曹丕以为诗中反映了征人的哀伤忧怨,所以说“岂如东山诗,悠悠多忧伤”,表示罢兵息战才不会给士兵带来忧伤。虽然这仍有解嘲的意味,但此立意客观上还是值得肯定的。

本诗语言豪迈纵横,用典多而恰切,无滞累之感,在曹丕诗中也算是较好的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