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吟|原文|翻译|赏析|鉴赏

泰山吟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复非匠,云构发自然。

气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谢道韫是东晋谢奕的女儿、王羲之的儿媳,王凝之的妻子。东晋王、谢两家的女辈中,她是最有才华的作家,能诗善赋,而且精通玄理,自负才辩,往往折服谈玄名士,颇有男子气。今存其诗二首,都不作呢喃语.而有谈玄气。

《泰山吟》又题作《登山》,仿佛登临泰山之作,其实谢道韫从未到过泰山。这首咏泰山诗,乃是一首玄言诗,多半是如同孙绰《游天台山赋》一般的卧游遥想之作,赞叹自然造化的杰作,抒发隐逸山林的志趣,颇合时人评她的风度之语曰: “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晋书·谢道韫传》)

诗的前六句赞美泰山。诗人并不对东岳岱宗的神圣尊严进行儒家传统的礼唱,而是以道家观念赞叹泰山的自然完美。雄伟高大的泰山,以极其清秀的灵气直冲青天;它的山岩洞穴仿佛天然间隔的空虚宅院,寂寞无声,幽静深邃;它绝非人间工匠的制造,而是大自然造物所开发的高楼大厦。庄子有言, “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 “万物之本也”(《庄子·天道》)。可见这座天工神斧的自然大厦十分符合老、庄的审美理想,也恰是魏、晋玄谈名士的绝妙林下佳境,气质投合,心灵融合。因此诗人深为感慨,恍然大悟,对天发问,自叹波动,于是决心隐居山林,以为归宿。后四句便是以泰山的寂寞虚静与风云气象的万千变化对比,责问变幻莫测的风云气象究竟是什么东西,竟然这样使她的思想波动不定,迷失了根本大道。《易经·系词》说,《易经》概括了一切变化, “为道也屡迁”, “唯变所适”。这是相传为圣人孔子的训诫。诗人从泰山所获的启示,发现圣训不对了,有点激愤。于是她决心走老、庄的道路,离开这变化多端的人境,搬到泰山这样美妙的寂寞幽静的环境中生活,恬然无为,达到“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一,安享天赋的自然寿命。看来诗人厌烦了人间滋事多端,实在难以适应,所以体会到道家思想的好处,希望过清静的生活,延年益寿。

实际上,这是一首赞美泰山而抒发人生根本途径和归宿的哲理诗,而明确的好道非儒,便使之属于论者往往贬薄的玄言诗。但它颇有激情,并不“平典似道德论”(《诗品序》);虽非上乘佳品,却也不“淡乎寡味”。它的明显特点是以理观景,以情写境,理以情出,情归于理。所以写景不多描摹自然形态的具体美感,而只见泰山雄伟清秀的气质,眼底一座寂寞虚静的高楼大厦,深为钟情,理想归宿,恰可委托终身,寄寓此生。这是以道家思想来感受泰山的清高优美所在,把泰山视为自己理想化身和精神寄托。所以重在内心的表现,意趣的表述。客观对象的虚化,却突出了主观形象的实体,读者会感觉到诗人卧游泰山、神往隐逸的情态,理解她对人间多端的厌烦,而泰山的具体形象令人难以想象。这是此诗的艺术特色,也是它的诗意情趣,颇可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