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散曲《猛虎行》原文与翻译、赏析
[晋] 陆 机
渴不饮盗泉水②,热不息恶木阴③。
恶木岂无枝?志士多苦心。
整驾肃时命④,杖策将远寻⑤。
饥食猛虎窟,寒栖野雀林⑥。
日归功未建⑦,时往岁载阴⑧。
崇云临岸骇⑨,鸣条随风吟⑩。
静言幽谷底(11),长啸高山岑(12)。
急弦无懦响(13),亮节难为音(14)。
人生诚未易,曷云开此衿(15)?
眷我耿介怀(16),俯仰愧古今(17)。
〔注释〕
①本篇选自《陆机集》。《猛虎行》,是汉乐府古题。②盗泉,古泉名。故址在今山东泗水县东北。《尸子》曾记孔子“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③阴,通“荫”。④整驾,驾车出行。肃,敬。时命,时君之命。⑤杖策,执鞭。寻,探求。⑥这两句反用《猛虎行》古辞:“饥不从猛虎食,暮不从野雀栖。”意为迫于饥寒不容选择。⑦日归,日暮。⑧岁载阴,乃至岁暮。载,则,乃。岁阴,岁暮,岁末。这两句感叹时日已过而功名未就。⑨崇,高。崇云犹言浓云。骇,起。⑩鸣条,树枝经风吹而发声。这两句写岁暮的景色。(11)静言,这里意为静思。《诗经 ·邶风·柏舟》:“静言思之。”幽谷,深谷。(12)啸,撮口发声,其音长而清越。岑,崖岸。(13)急弦,绷得很紧的弦。懦响,柔缓的乐声。(14)亮节,音色高亢的节;节,古乐器名。音,乐声。这里喻指知音。这两句意指急弦奏不出懦响,而慷慨激昂的节亦难有皆合世俗之耳的乐声。(15)曷,如何。云,语助词。开此衿,开怀。衿,同“襟”,襟怀。(16)眷,回顾,耿介,正直。(17)俯仰,低头与抬头。这两句意为有负于耿介正直的抱负,感到俯仰惭愧。
〔分析〕
这是一首乐府诗,属相和歌辞平调曲。作者为西晋诗人陆机(公元261—303年),字士衡,吴郡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出身吴国的高级士族,其祖父陆逊为吴国丞相,父亲陆抗曾任吴国大司马。《晋书》本传说他:“少有异才,文章冠世。”晋武帝发兵灭吴后,他退居旧里,闭门读书达十年之久,后偕弟陆云一起北上晋都洛阳,深受张华推重,成为太康文坛的领袖人物。陆机论诗强调缘情绮靡,遣词妍丽,所作乐府语言精雕细琢,讲究骈偶。即钟嵘所云:“才高词赡,举体华美。”(《诗品》)《猛虎行》为他乐府诗的代表作。
这首诗作于陆机北上洛阳之后,诗中反映了作者功名无成,进退维谷的苦闷心境。诗的开头四句,以比喻的手法写了志士慎世谨行的处世之道,“盗泉”、“恶木”都喻指险恶的社会政治。诗中的“志士”实是作者本人。五六句叙写了他因迫于时命而远道出仕。陆机出身江东望族,为吴亡国之余绪。他出仕西晋,“羁旅为宦”,实有不得已之情由。正如他在《赠弟士龙诗序》中所自述的,北上洛阳乃“会逼王命”。姜亮夫先生《陆平原年谱》说:“上年诏内外群官举清能,拔寒素,则所谓逼王命者,州邵催逼上道之命,势非得已。”但另一方面,他北上洛阳也确有愿在新朝一展宏愿的政治抱负。不然,难以解释他至洛阳以后结交权贵,混迹官场而最终卷入政治漩涡的行径。作者的这种既想食鱼,又嫌鱼腥的矛盾心情在七、八两句中得到很恰当的描述。《猛虎行》古辞原有两句:“饥不从猛虎食,暮不从野雀栖。”而陆机将之改为:“饥食猛虎窟,寒栖野雀林。”表明自己饥不择食,寒不择栖,为求功名而不惜投身西晋黑暗的官场。这里显然带有追愧之情,然而作者的感愧最终还是系于功名未就宏愿未展的遗恨上。“日归功未建,时往岁载阴”两句说明了作者的官场失意。随之,下两句借岁暮的萧索景象暗喻官场政治的黑暗,这乃是作者宦途不利,遭人嫉忌之后发出的忧叹。“静言幽谷底”四句为全诗的高潮,作者感慨世事的艰险,倾叹自己的抱负不为人主赏识,内中含有急切、忧愤之情。“静言幽谷底,长啸高山岑”两句对比强烈,把作者内心的彷徨苦闷描写得淋漓尽致。“急弦无懦响,亮节难为音。”以歌吟代言志,显露“曲高和寡”的兴叹。最末四句感叹人生旅途的艰险。“眷我耿介怀”上联志士的“苦心”,首尾应接,再次强调了感愧抱负的心情。
这首诗写得比较深沉、含蓄,一波三折,临路迟回,较好地体现了作者失意、彷徨的心态。其语言精美,对仗工整,体现了陆机工于涂泽、辞藻宏丽的特点。清沈德潜《古诗源》曾讥其诗:“词旨敷浅,性情不出。”但以他身为亡国之绪,辞家远宦,忧罹口祸的政治背景来考察,这一瑕疵还是容易理解的。
〔评说〕
何焯《义门读书记》:“起手反古词之意,宋人翻案实祖于此。自‘日归功未建’以下,所谓多苦心也。末云‘俯仰愧古今’,惟恐有愧于俯仰,所以一食息而不敢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