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邵公谏厉王弭谤
《国语》
厉王虐(1),国人谤王(2)。邵公告王曰(3): “民不堪命矣(4)。”王怒。得卫巫(5),使监谤者。以告(6),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7)。
王喜,告邵公曰: “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8)! ”
邵公曰: “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9),伤人必多; 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10),为民者宣之使言(11)。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12),瞽献曲(13),史献书(14),师箴(15),瞍赋(16),矇诵(17),百工谏(18),庶人传语(19),近臣尽规(20),亲戚补察(21),瞽、史教诲(22),耆、艾修之(23),而后王斟酌焉(24),是以事行而不悖(25)。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26),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27),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28)。行善而备败(29),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30)。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31)。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32)? ”
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33)。
〔注释〕(1)厉王: 周厉王,名胡。公元前878年即位。虐: 残暴。(2)国人: 古代农夫住在田野小邑,称为野人;贵族、平民和工商业者住在都市大邑,称为国人。(3)邵公: 邵穆公,名虎,周王重臣。“邵”一作“召”。(4)堪: 忍受。命: 政令。(5)卫巫: 卫国的神巫。(6)告:告发。(7)道路以目: 路人相遇,不敢交谈,只能用眼色来表示心中的怨恨。(8)乃: 终于。(9)壅 (yong): 堵塞。溃: 溃决,水冲破堤防。(10)为川者: 治水的人。决: 疏浚。导: 通畅。(11)为民者: 治理民事的。宣: 开导。(12)公卿、列士: 古代官爵名。诗: 讽谏之诗,即采自民间的讽谕政事的诗歌。(13)瞽(gu):盲乐师。曲:乐曲,大都是采自民间,奏给国君听,使国君了解民意。(14)史: 史官。书: 史籍。(15)师: 乐师。箴: 一种有劝戒意义的韵文。(16)瞍(sou): 眼中无瞳人的盲人。赋: 不歌而诵,相当于现在的吟诵。(17)矇: 眼中有瞳人而不能见物的盲人。诵: 诵读。(18)百工: 为国君从事各种工艺的人。一说工指乐工。(19)庶人: 平民百姓。传语: 把意见传给国君。(20)近臣: 国君左右的臣子。尽: 进。规: 规劝,规谏。尽规: 进言规劝。(21)亲戚: 国君的同族人。补: 弥补。察: 监察。补察: 指纠正、监察国君的过失。(22)瞽、史教诲: 瞽献曲、史献书,目的在规劝国君,遵守礼法。(23)耆、艾: 六十岁曰耆,五十岁曰艾。修: 修饰,即有所纠正的意思。(24)斟酌: 考虑取舍。(25)悖: 违背。(26)是: 此,这。这里指山川。(27)原: 平原,宽阔之地。隰(xi):低下潮湿之地。衍: 平坦的低地。沃: 有河流灌溉之地。(28)善败: 好事和坏事。兴: 起,出现。(29)备: 防备。(30)阜: 增多。(31)行: 有自然流露的意思。(32)与: 帮助。(33)彘(zhi):在今山西霍县境内。
〔鉴赏〕 《邵公谏厉王弭谤》一文是记述西周厉王暴虐无道,不听邵公劝谏,终于被人民流放的事情。
本文共分为三段,第一段从“厉王虐”到“道路以目”。主要说明事情的前因。文章一开头就用“厉王虐”三个字,点明了事情发生的根源所在。王虐而“国人谤王”,这是必然的结果。文章只用了两句话,就概括了大量的事实。而邵公所说“民不堪命矣”一句,则是更进一步点出了厉王的暴虐,点明了问题的严重性。然而,厉王对此又是什么态度呢? “王怒”。一个“怒”字说明了厉王的横暴。“怒”还不算,接下去,“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更可见厉王性格之凶狠、手段之残忍。寥寥数语,王虐民怨之状,如在目前。这种高压手段的效果又是如何呢? “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事情似了,而实未了,短短的“道路以目”一句,就形象地反映了“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形势,同时也为下文“流王于彘”设置下伏笔。这一段仅以四句话就交代了事情的前因和发展。这是“流王” 的根源,但不是文章的重点,这一点必须提而又不必多提。这样才能使邵公的一番谏言得以处于中心地位,从而符合作者以记言为主的写作意图。
第二段从“王喜”到“其与能几何”。这是全文的重点,主要说明邵公如何进谏。“王喜,告邵公曰: ‘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 ”这几句话,不仅在结构上起到了过渡作用,同时在内容表达上也极为重要。闻谤而怒,监而杀之,其暴可知; 人莫敢言,弭谤而喜,其愚何及! 一怒一喜,怒显其暴,喜示其愚,这就完整地显示出厉王的为人,含义极为深刻。接着文章又分三层来记述邵公的谏言。第一层说明民不能“壅” 而必须“宣” 的道理。邵公首先提出厉王这种弭谤,“是障之也” 的论断。然后再以 “防川” 作喻。“川壅而溃,伤人必多; 民亦如之” ,明确指出“弭谤” 的危险所在。因此,必须象“为川者决之使导”那样,要“为民者宣之使言” 。这一句是全文的中心思想。比喻贴切,言简意赅,说清了必须“宣之使言” 的道理。第二层是指出“宣之使言” 的具体措施。文章指出天子听政(治理政事),不仅要求公卿、列士都要献讽谏的诗,而且还要瞽献曲、史献书……,用各种方式来进言,有直接的,有间接的,有唱的,有讲的,有写的,有教的: 一句话,广开言路,以供“斟酌” 。只有这样,天子所行的事,才不至于违背事理。邵公借古天子听言求治的方法来讽谏厉王,希望他能够效行。第三层是进一步说明“宣之使言” 的好处。文章以“土之有山川” 和“原隰之有衍沃”来比喻“民之有口”。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任何人也改变不了的。而更重要的是,“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 ,“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 ,“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 。文章一连用了三个“于是乎” ,前两句是宾,后一句是主,借比喻突出了后者的重要意义。只有了解了“善” 和“败” ,才能做到“行善”和“备败” 。这才是“阜财用、衣食” 的关键所在。文章由比喻而引出主旨,由主旨而点出其巨大作用,把“宣言”提高到增加财用衣食的重要地位上来。这也就是说,这是一件关系到国家、人民生死存亡的大事,切不可等闲视之。这种说法确实是有很强的说服力的。接着文章用发语词“夫” 开头,把文气又推开一层,以反诘的语气进一步发议论,强调人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 ” 点明障而弭谤是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最后,文章明确指出壅民的必然后果——“其与能几何? ” 能有多少人赞助你呢? 和前面的“道路以目”遥相呼应。这种说法是比较委婉的,是符合一个臣子的身分的。这一段从“宣之使言” 的道理讲到具体的措施,再谈到“宣言” 和“壅民” 的利弊,从正面和反面(主要是正面)阐明了文章的主旨。层次分明,照应紧密。邵公这番话确实是有道理的。当然,这番打算还是为了巩固厉王的统治。然而就重视民意这一点来说,我们不能不承认,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种主张是有其进步意义的。由于这番话讲得有道理,而厉王拒而不纳,这就使得两个人物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从而达到了《国语》以记言为主来评述人物的目的。
第三段从“王不听”到“乃流王于彘” 。主要说明事情的后果。“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 ,短短一句,既交代了厉王对谏言的态度,又照应了前面提出的“国人莫敢言”。这绝不是无意义的重复,而是着重指出民不可侮的意义。前面的“国人莫敢言” ,还只是引起人民“道路以目”的消极反抗;而在拒纳邵公谏言以后的“国人莫敢出言”,结果却引起人民积极反抗的行动: “三年,乃流王于彘。”从“道路以目”到“流王于彘” ,这一变化有力地说明了邵公谏言的正确和重要。
总之,全文以厉王的“王虐” 、“王怒” 、“王不听” 形成一条叙事的线索,和人民的“谤王” 、“莫敢言” 、“道路以目” 、“流王于彘” 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文章简洁明快地讲清了事情发生、发展、结束的经过,却又不是以叙事为中心。至于邵公的一番谏言,则是重点所在,层层推进,有理有喻,言简意赅,完全达到了作者以记言为主来评述人物的写作要求。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在表现方面的特色,约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第一,叙事简明,全文仅二百五六十字,在以记言为主的前提下,却能将事情的前因后果,一一交代清楚,要言不繁,结构谨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第二,记言层层推进,有理由,有办法,有忠告,极富逻辑力量,我们可以从这些语言中,看出说话人的思想为人。第三,运用比喻贴切自然; 语言简练而又形象化,从而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