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任光禄竹溪记》鉴赏

古文·任光禄竹溪记

唐顺之

余尝游于京师侯家富人之园(1),见其所蓄(2),自绝徼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3),而所不能致者惟竹。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4)。其为园(5),必购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钱买一石(6)、百钱买一花不自惜,然有竹据其间(7),或芟而去焉(8)。曰:“毋以是占我花石地(9)。”而京师人苟可致一竹(10),辄不惜数千钱(11)。然才遇霜雪,又槁以死(12)。以其难致而又多槁死,则人益贵之(13)。而江南人甚或笑之曰: “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14) ” 。呜呼! 奇花石,诚为京师与江南人所贵。然穷其所生之地(15) ,则绝徼海外之人视之,吾意其亦无以甚异于竹之在江以南(16)。而绝徼海外,或素不产竹之地,然使其人一旦见竹(17),吾意其必又有甚于京师人之宝之者(18),是将不胜笑也(19)。语云(20):“人去乡则益贱(21),物去乡则益贵。”以此言之,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乎(22)?

余舅光禄任君治园于荆溪之上(23),遍植以竹,不植他木。竹间作一小楼,暇则与客吟啸其中(24),而间谓余曰(25):“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26),独此取诸土之所有(27) ,可以不劳力而蓊然满园(28),亦足适也。因自谓竹溪主人,甥其为我记之。”余以谓君岂真不能与有力者争(29),而漫然取诸其土之所有者(30) ?无乃独有所深好于竹(31),而不欲以告人欤(32) ?昔人论竹以为绝无声色臭味可好(33),故其巧怪不如石,其妖艳绰约不如花(34)。孑孑然(35),孑孑然,有似乎偃蹇孤特之士(36),不可以谐于俗(37)。是以自古以来知好竹者绝少(38)。且彼京师人亦岂能知而贵之?不过欲以此斗富,与奇花石等尔。故京师人之贵竹,与江南人之不贵竹,其为不知竹一也(39)

君生长于纷华(40),而能不溺乎其中(41) ,裘马、僮奴、歌舞(42),凡诸富人所酣嗜(43),一切斥去(44),尤挺挺不妄与人交(45),凛然有偃蹇孤特之气,此其于竹,必有自得焉。而举凡万物可喜可玩(46),固有不能间也欤(47) ?然则虽使竹非其土之所有,君犹将极其力以致之,而后快乎其心。君之力虽使能尽致奇花石,而其好固有不存也。嗟乎(48)!竹固可以不出江南而取贵也哉(49)! 吾重有所感矣(50)

〔注释〕(1)京师: 京城。(2)蓄: 蓄藏。(3)绝徼(jiao): 边远地区。致: 买到。(4)薪: 此处用作动词。当柴烧之意。(5)园: 花园。(6)钱:铜钱。(7)据: 占据。(8)芟(shan): 割除。(9)毋: 不要。(10)苟:假如。(11)辄: 每每。(12)槁: 枯干。(13)贵: 珍贵。(14)乃: 竟。宝: 珍惜。(15)穷: 追究。(16)无以: 没有什么。(17)使其人: 假如那里的人。(18)宝: 珍视。甚: 超过。(19)不胜: 经不起。(20)语云: 俗语说。(21)乡: 家乡。(22)何常之有: 有何常的倒装。(23)光禄: 光禄寺卿,官名。荆溪: 在今江苏省宜兴县南,注入太湖。(24)吟啸: 吟高歌。(25)间: 间或。这里指偶然。(26)争: 比赛。(27)土: 土生土长。(28)蓊(weng)然: 草木茂盛的样子。(29)谓: 通“为”。(30)漫然: 漫不经心。(31)有所深好: 有深厚的喜爱之情。(32)以告人: 以之告人。(33)臭味: 气味。可好: 值得喜爱。(34)妖艳绰约:颜色艳丽,姿态柔美。(35)孑孑然: 孤独的样子。(36)偃蹇: 高傲。孤特: 孤高独立。(37)谐: 协调。(38)好: 喜好。(39)一: 一样。(40)纷华: 富丽豪华。(41)溺: 沉溺。(42)裘: 皮衣。马: 马车。僮仆: 奴仆。(43)酣嗜: 尽情爱好。(44)斥: 排除。(45)挺挺: 正直。妄: 胡乱。(46)举凡: 大凡。(47)间: 插入。(48) 嗟乎: 唉。(49)取贵: 被人珍贵。(50)重: 深,甚。

〔鉴赏〕明代唐顺之的《任光禄竹溪记》可以称得上是山水小品中的一篇奇文。文章虽然冠之以“竹溪记”之名,却没有记竹溪之景物,而是借题发挥,讥笑批评了世俗不知竹而盲目贵竹、贱竹的怪现象,赞扬了光禄任君的知竹、爱竹,和不务纷华、不陷流俗的孤高独立的人品。

文章开篇就运用迂回战术,从世俗对竹子的态度说起,进而作了深入的分析,最后得出一个观点: 世之好丑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这是文章的第一部分。在这一部分里,作者先揭出了京师人贵竹和江南人贱竹的奇怪现象。京师侯家富人建造园林,搜罗天涯海角的奇花异石,“而所不能致者惟竹”。京师无竹,是由于气候不适宜竹子的生长,但是,侯家富人为了逞威斗富,竟可以不惜数千钱而购一竹,然而,好不容易种上一株竹,一遇霜雪,又被枯死。正因为这样,“人益贵之”。竹在京师真是一个幸运儿,但在它家乡——江南,却不过是一堆柴草而已。人们要建造园林,总要把竹子“芟而去焉”,说“毋以是占我花石地”。宁可花“千钱买一石、百钱买一花”,也决不要一竿竹。听说京师人贵竹,江南人还会感到可笑: “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竹在京师,因其无,得之难,则人皆贵之; 而在江南,因其多,得之易,人皆贱之。这使作者感到可悲,不禁长叹一声: “呜呼! ”

在揭出怪现象的基础上,作者深入一步,进行了由此及彼的推理和由表及里的分析。奇花石虽为京师人与江南人所贵,但在其产地一定与竹子在江南的命运相似。反之,在奇花石的家乡 “绝徼海外”,或者在其它从来不产竹子的地方,一旦有人看见竹子,又必定比京师的人更加珍爱它。于是,作者自然地联想起一句熟语: “人去乡则益贱,物去乡则益贵”。世上评价人、物的标准,是依远近多寡而论高下贵贱。面对这种习俗的偏见,作者忍不住发问: “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乎?”这一个反诘句,有力地表现了作者对人才和竹子不幸命运的愤愤不平,抒发了对世俗偏见的强烈不满。

但是,就在这种恶劣的风气之下,却也有一个不陷于流俗的高蹈者,这就是作者的舅舅光禄任君。文章到第二部分,才点明了题目中的任光禄和竹溪。在这一部分里,作者交代了本文的写作缘起,指出了任君建竹园于荆溪之上的原因,并由此引出了关于知竹与不知竹的议论。任光禄虽身处江南,却不以世俗贱竹而贱之,反而,在荆溪之上治园,“遍植以竹,不植他木。竹间作一小楼,睱则与客吟啸其中”,并自号曰“竹溪主人”。这里虽寥寥几笔,我们却从中看到了一个不苟合流俗的竹林七贤式的人物形象。任君为什么这样做呢?他自己说: “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独此取诸土之所有,可以不劳力而蓊然满园,亦足适也。”而这并非任君的本意,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任君以竹为园,是因为“有所深好于竹”,爱竹又是因为知竹。任君这样解释则是“不欲以告人”。然而,象任君这样知竹爱竹的人,自古以来却又是“绝少”的。这是因为,古来就认为竹“绝无声色臭味可好,故其巧怪不如石,其妖艳绰约不如花。孑孑然,孑孑然,有似乎偃蹇孤特之士,不可以谐于俗”。也许有人要问:京师人不是很爱竹吗?作者认为,京师人贵竹“不过欲以此斗富,与奇花石等尔。故京师人之贵竹,与江南人之不贵竹,其为不知竹一也。”这段话非常精辟。从这段入情入理的充满辩证法的分析中,我们看到了作者严密的思辨能力和卓越的见识。

第三部分,文章更深入一步,由赞颂任君的知竹爱竹,引起对任君人品的赞颂,进而反过来说明任君孤高独立的人品,又正是他知竹爱竹的根源所在。最后,再一次发出感叹,“竹固可以不出江南而取贵也哉! ”

任君生长于繁华富贵的环境,却能不沉溺其中,依其财力决不是不能致奇花异石,但他“凛然有偃蹇孤特之气”,凡是富人们所酣嗜的,诸如“裘马、僮奴、歌舞”之类,一切斥去,而且“挺挺不妄与人交”。这种性格正与竹子的性格有类似之处,所以,作者说 “此其于竹,必有自得焉”。这里既是对“有所深好于竹”的呼应,又是一个极好的注脚。任君是竹子的知己,竹子又是任君精神的写照。接着,作者又写道,即使竹子并非本地所有,任君也会“极其力以致之,而后快乎其心”,他的力量虽然“能尽致奇花石,而其好固有不存也”。这里又从两个方面强调指出任君爱竹是真正知竹。

最后,作者以一声长叹收束全文,“嗟乎! 竹固可以不出江南而取贵也哉! 吾重有所感矣。”从任君的爱竹,作者深深体会到:竹子本来在江南就应有一个尊贵的地位,这是由它自身的价值而决定的,但人们却不能理解它,它也得不到应有的珍重。在这个“嗟乎”里,包含了作者对任君高风亮节的褒扬,对世俗的偏见恶习的不满,对竹子明珠暗投的同情和巧遇知己的羡慕。

唐顺之是唐宋派的主要人物,反对拟古主义非常坚决。他要求文章家要有独特的思想见解,不要落入俗套。他在《答茅鹿门知县书二》中说: “今有两人:其一人心地超然,所谓具千古只眼人也,即使未尝操笔呻吟学为文章,但直据胸臆,信手写出,如写家书,虽或疏卤,然绝无烟火酸馅习气,便是宇宙间一样绝好文字; 其一人犹然尘中人也,虽其专学为文章,其于所谓绳墨布置则尽是矣,然番来覆去不过是这几句婆子舌头语,索其所谓真精神与千古不可磨灭之见,绝无有也,则文虽工而不免为下格。”有人说:唐顺之的作品未能实践他的理论(见刘大杰: 《中国文学史》),未免过分了。《任光禄竹溪记》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特色,这是一次很好的实践。文章不落俗套,不受绳墨束缚。名为“竹溪记”,却既不用“记”的笔法,也不扣住“竹溪”落笔; 既不记溪的位置、景色,也不记竹子的枝叶、形状; 开头起笔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篇幅似乎不切题旨,扯开很远,既不提“竹溪” ,又不谈 “任光禄”。但是,全文感情充沛,滔滔雄辩,而且文从字顺,语言流畅,特别是几个叹词、以及设问句、反问句、感叹句的交错运用,大有一唱三叹之妙,充分体现了“直据胸臆,信手写出,如写家书”的特色,真可谓独具一格。

山水散文到宋代呈现出议论化的倾向,作家常运用借景言志。写景寓议的方法,在山水散文中发表议论。到晚明的山水散文中又出现了览景寓刺的写法,如张明弼的《避风岩记》简直可以作为一篇讽时刺世的杂文来读。唐顺之的这篇《任光禄竹溪记》正代表了山水散文的议论化倾向向杂文化倾向的过渡。文中议论的成分大于记叙的成分,甚至可以当作一篇议论文来读,而且又常常运用杂文笔法讥刺时弊。比如,谈竹子时,巧妙地借用熟语: “人去乡则益贱,物去乡则益贵”,出其不意地对社会上不重视人才的现象给以有力的一刺。特别是对侯家富人逞威斗富的心理分析和讥刺,真是鞭挞入里,入木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