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国策》·颜斶说齐王》鉴赏

古文观止·《国策》·颜斶说齐王

齐宣王见颜斶, 曰:“斶前!”【2】斶亦曰:“王前!”宣王不说。左右曰:“王, 人君也; 斶, 人臣也。王曰‘斶前’, 斶亦曰‘王前’, 可乎?”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3】王前为趋士【4】。与使斶为慕势, 不如使王为趋士。”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王曰:“有说乎?”斶曰:“有。昔者秦攻齐,令曰:‘有敢去柳下季【5】【6】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令曰:‘有能得齐王头者,封万户侯,赐金千镒【7】!’由是观之,生王之头, 曾不若死士之垄也。”

宣王曰:“嗟乎,君子焉可侮哉! 寡人自取病耳【8】。愿请受为弟子。且颜先生与寡人游【9】,食必太牢【10】,出必乘车,妻子衣服丽都【11】。”颜斶辞去曰:“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太璞不完【12】。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13】,非不尊遂也【14】,然而形神不全。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15】,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净贞正以自虞【16】。”则再拜而辞去。

君子曰:“斶知足矣,归真反璞【17】,则终身不辱。”



【注释】

【1】颜斶:齐国的隐士。“斶(chu)”,人名。说(shui):劝说,说服。

【2】斶前:前作动词,译上前,到前面。

【3】慕势:贪慕权势。

【4】趋士:趋,快走,此处引申有“赶忙地接近”之意。此句言齐王如果走近颜斶,正足以表示国君礼贤下士。

【5】柳下季:鲁国的贤者,即柳下惠。他姓展名禽,字季,食采邑于“柳下”,谥惠。

【6】垄:坟墓。

【7】镒:二十两为一镒,是古时的计量单位。

【8】自取病:自讨无趣。病,忧虑,引申烦事,没有兴致的事。

【9】游:交往,交游。

【10】太牢:一牛、一羊,一豕(猪)三牲具备叫做“太牢”。

【11】丽都:华美。

【12】太璞:蕴藏着玉的石块。太,同“大”;璞,含有玉的石头或未经雕琢的玉。

【13】 推选则禄焉: 由国君提拔录用, 就可以得到禄位。

【14】 尊遂: 尊贵, 发达。遂, 达。

【15】 晚食以当肉: 把饭吃得迟一点, 虽然没有好吃的, 但因肚子饿了, 吃起来滋味香, 权算吃肉一样。当 (dang): 当做, 抵得上。

【16】 清静贞正以自虞:“清静”, 远避尘嚣, 不受外物干扰;“贞正”,保持纯正的节操;“虞”, 同“娱”,“自虞”, 犹言“自乐”。

【17】 归真反璞: 说颜斶辞王而归, 恢复其本来的布衣面目。归: 返回; 真: 天然。比喻回复原来的自然状态。此语后定为成语。



【赏析】

这篇文章选自《战国策·齐策四》, 它反映了战国时期士阶层要求自身地位的提高和民主思想的抬头。全篇文章由对话组成, 语言简洁, 人物形象生动活脱, 使人读来饶有风趣。

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写出了颜斶,不慕权势, 以理而论, 保持了士所具有的气节。齐王见到颜斶后的态度十分骄横, 直言下令“斶前!”表现了他位尊使下的君王威仪。颜斶在这种形势下并没有趋炎附势地走过去, 而是理直气壮地言道:“王前!”语言虽短, 但将人物的气质表现得非常明显: 决不苟容邀宠。依附于齐宣王的左右当然是仰齐王鼻息, 为齐王说话, 于是展开了第一回合的论战。左右摆出传统祖制:“王, 人君也; 斶, 人臣也”,齐王下命令理所当然, 而你颜斶怎么可以说“王前”呢? 颜斶则据理而争, 言道:“斶前为慕势, 王前为趋士, 与使斶为慕势, 不如使王为趋士。”在这简短的话语中表现了颜斶为国为民, 维护自身尊严的思想品格。在一个国度里如果提倡和推崇倾慕权势, 那么这国家将成为什么样子? 反之, 如果一国之君能礼贤下士, 为国勤政,又将是什么样子呢? 这都是不言而喻的。再则, 倾慕权势, 就颜斶而言, 只是个人的事, 而国君礼贤下士, 则不只是个人的事, 提倡什么风尚, 铲除什么恶习, 不是显而易见的道理吗! 就一个人而言, 人有人的价值, 人有人的尊严,如果一个有骨气的人, 他是不允许侮辱自己的人格的。在战国时期, 逐渐上升的士这一阶层有这种思想追求, 而颜斶的这一形象就表现了这一思想追求。

不料, 颜斶的这一席话触怒了齐宣王:“王者贵乎?士贵乎?”齐王摆出权势的架式来威吓人。可是颜斶并没有被恐吓住, 而是坦然“对曰:‘士贵耳, 王者不贵。’”这不仅体现了颜斶不畏强权的胆识, 而且体现了颜斶为争得自身地位敢于斗争的精神。齐王在看到颜斶未被权势所吓倒, 进而追逼:“有说乎?”由是, 颜斶侃侃而谈, 运用对比的手法, 讲出活着的齐王头, 还不及齐国贤士柳下惠的坟墓值钱, 为自己的观点的确立找到了有力的依据。

文章的第二自然段写颜斶不为物质引诱所动,维护了士的尊严。

文章在本段开始写出齐宣王听罢颜属的言论之后,发出的感慨,可以说是正确的。一则这是从另—角度对颜斶的褒扬;二则表明齐宣王也还是个明智之君,知错认错,并“愿请受为弟子”。讲到这里就可以了,说明齐王认识了“士”的人身价值了。但是,齐宣王下面的话就完全错误了,“且颜先生与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车,妻子衣服丽都”,提高本阶层的社会地位,是为了物质享受吗?齐王的这段话简直是对士的莫大侮辱。请看颜斶的回答:“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太璞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尊遂也,然而神形不全。”多么得体的比喻,宁可保持自然美,士的本色,而绝不愿“制作”“推选”,这简短的话表白了士阶层的高尚气节,这种气节被历代士人所推崇,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思想不正可以看到颜斶所论士贵君轻在后人身上的反映吗?

文章的第三段以“君子曰”作结,对颜斶作恰如其分的评价,很有力量。这三句是作者对其人其事的评语。

这篇文章的主要写作特色是全篇由对话组成,但并未失去人物的光彩,鲜明的形象。使读者听其声如见其人。为什么能获得这种效果呢?这是作者在表现人物对话时,所使用的言辞十分合乎人物的身份、地位。例如写齐宣王的骄横,“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而写颜斶据理力争时,所举事例用柳下季和齐王头相比,都显得十分贴切。这种运用人物语言来表现人物身份、地位、性格的写作手法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有很大影响,如《史记》中所塑的人物项羽、魏公子、荆轲等形象都得益于此。

本文的第二个特点是行文简洁,字句精练,文章饶有风趣。作者不在描绘环境、交待人物背景等方面多着笔墨,以人物为中心,以对话为描写手法,使文章简练有致,这种巧妙的笔法很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