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王闿运·辨通
直辞【1】女童, 满洲人。其父为京营四品官。则未知其为参领与,佐领与。咸丰九年冬,选良家女入宫, 引见内殿,上亲临视。女童以父官品【2】,例在籍中。晨入,天寒,上久不出。诸女至阶下,冰冻缩蹙,莫能自主【3】,女童家贫衣薄,不堪其寒,屡欲先出,主者大瞋怪,固留止之。稍相争论,女童大言曰:“吾闻朝廷立事,各有其时。今四方兵寇,京饷不给,城中人衣食日困,恃粥而活。吾等家无见粮,父子不相保。未闻选用将相,召见贤士;今日选妃,明日挑女。吾闻古有无道昏主,今其是邪!”于是上在屏后微闻之【5】,出则诏问谁言者?诸女恐怖失色,莫能对。女童前跪称:“奴适有言。”上问曰:“汝何所云?”女童前对:“奴等当引见,驾久不出,诚不胜寒。欲出不得,而总管以朝廷禁令相责。奴诚死罪,忘其躯命。具言朝廷立事,各有其时。今四方兵寇,京饷不给,城中人衣食日困,恃粥而活。奴等家亡见粮,父子不相保。未闻选用将相召见贤士,今日选妃, 明日挑女,窃闻古有无道昏主,窃以论皇上。愿伏其罪。”于是上嘿然【6】良久曰:“汝不愿选者,今可出矣。”女童叩头退立。上遂罢选。当女童前后言时,与在旁者,莫不皇亟【7】流汗,舌咋,不敢卒听。及得温旨遣出,或犹战悚不能正步。以此女童名闻京师,君子以为能直辞。《诗》曰:“匪饥匪渴【8】,德音来括【9】。”此之谓也。女童既出,上他日以事降其父一阶,欲令后选时,女可不豫也。君子以为女童以一言而怪主,成文宗之宽明,显名于后世。诗曰“静女其姝,诒我彤管【10】”女童可以炜彤管矣。
【注释】
【1】直辞:直言敢谏。
【2】以父官品,例在籍中:清制四品以上之家,其女能入籍与选。
【3】 莫能自主: 不能自己决定去留。
【4】 大瞋 (chen) 怪: 睁大眼睛感到奇怪。
【5】 微闻之: 暗中听到说的话。
【6】 嘿然: 默然。
【7】 皇亟: 惶恐至极。
【8】 匪饥匪渴: 虽饥不饥, 虽渴不渴。
【9】 德音来括: 女童至犹如福音来会。
【10】 诒我彤管: 给我留下赤心正人的笔管。
【赏析】
《辨通》一文记叙一个敢于当面直言的女童, 指斥咸丰皇帝并使皇帝有所“醒悟”, 进而作出某些让步的故事。
这个女童出身于京营四品的仕宦之家。有机会入籍与选, 在某些人眼里, 自然是件幸事, 可该女童却大不以为然。她不仅敢于同主事的人抗争, 而且敢于对“今日选妃, 明日挑女”的举动表示异议和蔑视。她从小受到的教育和熏陶自然脱不开封建礼教, 可在封建统治者面前却无所畏惧,敢于指责皇帝昏庸, 这在当时实属难能可贵。这位有胆有识的女童之直言敢谏, 足令士大夫望尘莫及; 她的眼光。她的言辞, 也使咸丰皇帝默然处之, 甚至不得不让步。
文章开头写一群列入籍中待选的女童, 在内宫门口, 因天寒衣单苦不堪言, 各个蜷缩着, 谁也不能自主。而皇上养尊处优, 迟迟不肯出来。诸女是等待屠戮的羔羊, 而皇上似乎是对羔羊不屑一顾的屠夫。在这使人难堪的时刻, 令“主者大瞋怪”的事情发生了, 一个羸弱的女子屡次打算退出选妃, 以实际行动表示对朝廷的抗议。当受到主事的人阻拦时, 她置生死于不顾, 敢与这群爪牙抗辩, 这当然是爪牙们闻所未闻的事实。在这群爪牙看来“君让臣死, 臣不敢不死”是天经地义不容置疑的信条, 而诸女子,不过是略等了片刻, 何足挂齿。面对这种情况自然要“大瞋怪”。
由于“家贫衣单”“诚不胜寒”, 由于“欲出不得”, 女童自然理直气壮。特别是在女童欲擒故纵, 虚以肯定“朝廷立事, 各有其时”的情况下, 几乎置主事者于死地, 他们除去施以淫威之外, 简直是无言以对。这一切都被屏后的皇上听到, 咸丰喝问:“谁在那儿说话呢?”而女童毫无惧色, 从容奏对。虽是女童却卓有见地, 她指出“兵寇至”,“粮饷无”, 吏民“衣食困”,致使家家“父子不相保”的危机局面, 进而指斥皇帝不召贤纳士, 救民于水火之中, 反而忙于选妃挑女, 以餍私欲, 这和古代的无道昏君有什么两样? 面对女童的指斥, 昏主“默然良久”, 不得不宣称“不愿选者, 今可出矣”, 也不得不暂且“罢选”。
文章写皇上“在屏后微闻”,一个“微”字写得极为传神,这说明女童之举不仅使主事者“大瞋怪”,就是咸丰皇帝也感到愕然。女童振振有辞,无疑的引起了皇上的注意,为了不打断陈辞,咸丰皇帝暗中躲在屏后倾听,这也为下文的让步做了铺垫。女童有理有力有节的言辞,使昏主无言以对,只能“默然良久”,它极为形象地刻画出皇上窘困而又不肯承认错误的强作威严的丑态。
以人物自身的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手法,在这篇文章中也获得了极大的成功。通过女童的寥寥数语,作者把一个在政治上早熟的非凡女童的形象清楚地勾画出来。女童虽出身于仕宦家庭,但深知百姓生活的艰辛,她所说的“城中人衣食日困,恃粥而活”、“家无见粮,父子不相保”的情景充分表明京城民不聊生的情况已相当严重,早已不是什么个别现象了。女童一针见血地指出国家大厦即将倾覆的内忧,进而指出外患频仍,那就是“四方兵寇,京饷不给”。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危机关头,女童不忘国家危难,以国事为己任,置生死于度外,居高临下针砭时弊,实属令人敬佩。正因为这样,文中对女童褒扬之情才随处可见。
作者在表现女童有胆有识的性格特点时,使用衬托的手法。例如,写诸女“至阶下,冰冻缩蹙,莫能自主”时,直辞女童却“屡欲先出”。这是以行动作为对选女的抗议,从而显示了女童独有的反抗精神。女童在与主事者抗辩以及后来皇帝诘问时从容、镇定,而诸女却“恐怖失色,莫能对”。当女童慷慨陈词时,诸女以及左右的人“莫不皇亟流汗、舌咋不敢卒听”。甚至皇帝都降了温旨之后,诸女中有的“忧战悚不能正步”。可见,在这种衬托之中,女童大义凛然,畅言无忌。冒死敢谏的精神风貌就被全盘托出。设想,如果用直述的方法,不仅文章乏味,其形象也会黯然。
文章的结尾使用了曲笔,作者在充分肯定了女童的同时,还写女童“一言而悟主,成文宗之宽明”,这固然是以拔高后的结局再次肯定了女童的功绩,然而所谓“悟主”、所谓“宽明”的实质,不过就是找个理由,降女童之父一级,这样再选女时,该女童就可幸免。可是挑女选妃的制度并没有废弃。国难当头,皇上仍不思招贤纳士、励精图治,共御外侮,这哪里是“醒悟”,这又算得什么“宽厚和明智”,充其量是个意义不大的姿态,是个微不足道的让步而已。这样看来,作者写咸丰皇帝“宽明”,写女童“悟主”显然是曲笔,通过这段曲笔,再现了庸主的昏聩,让读者更深刻地领略咸丰皇帝的作为,这也正是文章的妙处。
文章的题目是“辨通”,而皇帝果真分辨清楚是非了吗?是否真正通达了呢?这就有待读者去体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