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山庐日记二则》原文|翻译|赏析

清·孙宝瑄2

二则 ·之一

(光绪三十三年正月)二十六日。昨夜枕上闻雨声淅沥,醒已晏3,窗不见日。起,盥漱毕4,俄趋署5。江南大捕革命党,缇骑四出6,往往希图厚赏,并无辜者罗织之7,冤死无算。为丛驱雀,为渊驱鱼8,一何颠耶!

1《忘山庐日记》:孙宝瑄日记起自光绪十九年(1893),止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2孙宝瑄(1874-1924):字仲玙,曾任邮传部庶务司主稿。思想较开明。3晏:迟。4盥 (guan)漱:洗手、漱口。5俄:随即。署:指衙门。6缇骑(tiji):捉人的差役。7罗织:捏造罪名,加以陷害。8为丛驱雀,为渊驱鱼:语出《孟子 ·离娄》。意为把雀赶进丛林,把鱼赶进深潭。比喻清统治者的暴政把百姓赶到革命党一边去。此处比喻清政府制造冤狱,会更遭到百姓反对。

【析点】 这则日记记载的是光绪三十三年(1907)的事情。当时正处在辛亥革命爆发的前夜,革命党人秘密组织,联络力量,反抗清朝统治者。惊恐万状的统治者大肆捕杀革命党,造成一片白色恐怖。日记记下了在衙署听到的“大捕革命党”的消息,且差役为了赏赐竟不惜陷害无辜者,如实的记述与“冤死无算”一句议论,表现出作者的正义感与愤激之情。最后引用《孟子》中“为渊驱鱼,为丛驱雀”的成语,更是直斥清政府的倒行逆施,并预言定将促使人民更加倾向反清的革命,表现出作者极为清醒而正直的政治头脑。

日记开头先记昨夜雨声淅沥及今晨“窗不见日”,虽写季候,却似于无意中为革命党的牺牲渲染了雨潇潇云黯淡的凄惨氛围。

任文京 梁钦

二则 ·之二

(十月)一日。晴。《官场现形记》所记1,多实有其事,并非捏造。余所知者即有数条,然易姓改名,隐约其词而已。余览二集甫终卷2

1《官场现形记》: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作者李宝嘉,字伯元。2 甫:才。

【析点】 《官场现形记》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暴露官场的污浊、吏治的败坏、统治集团的腐朽,它的价值取决于它的真实性,可靠性。在这一则日记里,作者以其清醒的头脑、锐利的眼光直指此书“多实有其事,并非捏造”,并以自己“所知”来作印证,从而肯定了《官场现形记》揭露、谴责现实的意义。从这一点看,这一则四十二字的日记,是可以作为一篇短小的书评来读的